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作者: 佚名0818 | 来源:发表于2020-03-16 09:10 被阅读0次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1]于敢则杀,勇于不敢[2]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3]。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an)然[4]而善谋。

天网恢恢[5],疏[6]而不失。

注释

[1]敢:勇敢。

[2]不敢:软弱。

[3]害:受害。

[4][繟然:安然,坦然。

[5]恢恢:广大、宽广无边。

[6]疏:宽疏。

译文

勇于强硬会带来灾祸,甘心柔弱则会保全性命。

两种行为,有时会得利也有时会有弊端。

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

所以圣人也说不清楚。

天道以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而善于应对,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于谋略。

天道就像无边的网一样,网眼宽疏也不会有遗漏(包括了方方面面)。

解读心得

1.这一章讲的还是处世。世间一切事无非是敢还是不敢,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首先万事要勇于面对,勇敢且强硬易折,勇敢且隐忍更容易存活。接下来第二句是困惑我一天的一句话,我最终的理解是,无论是勇于敢还是勇于不敢,无论你怎么做,都有可能成功也都有可能失败,话说到这里可能看到这里的朋友忍不住吐槽你这不是废话嘛,无论怎么做都可能成功,怎么做也都可能失败那还看什么书?所以接下来一句,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我认为天之所恶就是指失败了,失败了谁能知道原因,还是回扣上面勇而敢可能失败勇而不敢还是可能失败,这谁能知道原因?所以有了接下来的下一句是以圣人犹难就是圣人也为难啊!上面这四句话一直说的都是一个困境,勇于敢和勇于不敢都可以又仿佛都不可以那到底该怎么做,下一句就是应该的做法: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an)然[4]而善谋。天道是亘古长存的所以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在处世上效仿天道,天道有什么样的处世风格呢就是天道以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而善于应对,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于谋略。最后一句说明天道无处不在,所以这个处世的方式适用于任何方面。

2.我认为本章道出了一个关键词就是度,用两个字就是权衡。一件事情无论怎么做都一定有好的方面也一定有坏的方面,一件事两个或者多个方向,如何抉择取舍,每次抉择做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权衡,是一个度的掌握。而一件事情到底最好的度在什么程度,就是需要我们慢慢去思考了,可能我们永远无法做出最完美的抉择,就像我们永远只能近道不能得道一样,但是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哪个最完美的度是不可言喻的,道可道,非常道啊。

相关文章

  • 聊天|道德经感悟2

    昨天一天加上晚上深夜思考,都没有彻底梳理透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所以深夜没有发倒读道德经系列,静了静自己写了一篇工作规...

  •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1]于敢则杀,勇于不敢[2]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3]。 天之所恶,孰知其...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解读。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初识《老子》第73章

    第七十三章六十四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

  • 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文/衣者郭郭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

  • 💝悟我之心七期践行第73天

    一、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收获:勇与柔相结合,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就会遭受灾祸。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关键...

  •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1],而不责[2]于人。 有德司...

  •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章

    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3]我者贵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1],事有君[2]。 夫唯...

  •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斫,稀有不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1]者,吾得执[2]而杀之,孰敢?...

  • 倒读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1],其死也坚强[2]。 草木之生也柔脆[3],其死也枯槁[4]。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倒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ew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