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说破

作者: 屯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11:59 被阅读0次
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三分;饱经世故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增广贤文》

话说清朝有一个名臣,叫曹振镛。

历侍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

此人一生官运亨通,尤其在道光年间,做到了军机首辅,位极人臣。

可是,此人政绩实在一般般。

《清史稿》在为他立传的时候,仅用了七百余字,便将其生平述尽。

庸碌如斯,却缘何能在生前暴享大位?

历史上,曾有记载,曹振镛晚年声望达到极致,一位门生虚心向他求教做官诀窍,曹振镛沉吟一下说道:“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这句盛行在官. 场已有几百年的六字箴言:“多磕头,少说话”,不知道影响到了多少个混迹于官. 场,并对自己的政.治. 前途有超强预期的人。

以至于,现在还有些长辈,在劝告自己的晚辈们,在外打拼的时候,仍然要坚持“多磕头,少说话。”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选择忍耐的。

当想说的话,不可以说,只能憋闷在心里、烂在肚子里时的那种滋味儿,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如果在这种心态下,还能够写出来,既让别人可以将就着看得下去,又让自己感到,可以拿得出手儿的文字来,绝对是对自己提出一个大大的挑战。

因为,这关乎于,你能否守得住自己的心。

经常对自己写的东西不满意,以至于半途而废的文章弄了一大堆,让私密的文件夹里面,仍下不少半截子烂尾工程。

心不静,则手不顺,手不顺,就出不了让自己满意的文字。

对自己写的东西都不喜欢不满意,拿出来折磨读者,对人家可是最大的不尊重。

常怀敬畏之心,把握好自己的输出,这个标准不低,这样的要求也很具体。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只要想把自己的文字,拿到公众视野,就一定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否则,置别人的感受而不顾,以祥林嫂的语言表达方式,时刻去让别人领略你所谓之前的种种不堪,那是对别人的莫视和打扰。

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会招来蔑视。

戾气重、醋意浓、让人骨酥肉麻之类的东西,其实,也不大适合在公众视野频频出现。

自己怎么去面对,无关紧要。可是,影响到了大家的心情,就很招人讨厌。

其实,在自媒体平台写了四五年,自己满意的东西却很少。

不过日子还是要一天天过,文章还需一字字来写。

写出让自己满意,尤其是让别人感到还算是个东西的东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我还是想试试。

有一点,我很清醒。

就是千万不要奢望,你与所有人,都能在同一个频道上相遇。

如果,有幸遇见,一定珍惜。

相关文章

  • 人生四时观世相

    少年,看不破,说不破; 青年,看破,说破; 中年,看破,不说破; 老年,不看破,不说破。

  • 成圣之路(564)看破不是能耐,看破不说破是能耐

    看破不是能耐,看破不说破是能耐。 看破是知识; 看破不说破是见识。 看破是知识积累; 看破不说破是实践。 看破想说...

  • 每日心语|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修养,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境界。 有的事不说破就没有事,说破了就变成了大事,甚至是大坏事;有的人,不...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修养,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境界。 有的事不说破就没有事,说破了就变成了大事,甚至是大坏事;有的人,不...

  • 『绝句』

    看破不说破,还能好好过。 看破即说破,看谁跟你过。

  • 破·落

    看破不说破 心中多落寞 说破不踏破 红尘中陷落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 2017-11-13

    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论

  • 做人的哲学

    看破不说破 知人不评人 知理不争论

  • 咽下这口气

    憨厚的性格 做不到 看破不说破 只是 看破了又说破了 果然 伤心、伤肝、伤肺 伤情 古人诚不欺我 咽下这口气 并在...

  • 人际关系:高情商者必遵循的处世理念——看破不说破与看破必说破

    看破不说破与看破必说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事情,却是高情商者在处世时经常用到的理念,两者相互补充,择机而用。 看破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破不说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hv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