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分手以后
【白玉巷6号】荆州的四时草木

【白玉巷6号】荆州的四时草木

作者: 小七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21:43 被阅读39次
熊猫_20170520213752.jpg

似水流年就如同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着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王小波说过这样的话,徐志摩写过类似的诗。
  在河边,夕阳写诗,芦苇轻舞,流水低吟。而我,甘愿入河底,在流年中打捞几段浮木,抑或一两只不知从何处飘来的空瓶。那里,镌刻着记忆的痕迹,或者,画着梦的双翼。

                                                                   暖春 ˙安生

三月。牛毛小雨。花开。
  春天的雨,下得细致,绵绵情意,自然带有温度。虽然大雪之冬渐隐,寒气尚未消尽,春雨中的暖气却悄悄萌涨。于是,东帝初醒。
  迎春花总是来得最早。东区足球场后面的那片幽静的处所,西区五教后面的湖边,皆早早地开了一簇一簇的小花,耀了一地的光。
  逢春到校,最先看到的总是东区紫藤架和水塔边上的的那三株梅花。开在路边,远远便望见了。春梅绽放,白蕊朱萼,小巧可人,白白与红红,笑应东风。
  若雨下得倦怠了,天一放晴,地面还有水的痕迹,春阳已经爬在人间的头上。阳光艳而不烈,清风徐徐,拂人心面,春天便完全绽放开来。杨柳春风舞,绿意枝叶染。
出了那片幽静的天地,东区过道两边的浮雕凹凸延展。“铁杵磨针”,“闻鸡起舞”还有两个故事,在春雨之后得清晨默默散发温润的气息。那些浮雕以手抚之,清凉细致,脉络分明。
  图书馆旁边有一尊雕像,上黑下红。正面仅有两行字:翁文波(1912——1994)。雕像后面也只是简单介绍了先生的生平。雕像静静立于道路中间,四时草木,于春时最为动人。四周的树木翠色迎人,地上绿意初生。先生静穆,凝视前方,若有所思。
  初晴,学校篮球场上常常人声鼎沸,有时候会有一群女教师联欢。打羽毛球的,英姿飒爽;跳绳的,身轻如燕;围观的,笑颜如花。
  有一次回来,见两女生骑车。拐弯处,前面的女生一摆头,长发飘逸,暗香流动。
  槐花开的时候,春渐行渐远,夏便悄然而至。

                                                                      盛夏 ˙别离

   眸子翕合之际,暖春已经飘走在光阴的背后,盛夏便涌向流光的前沿。

写下文章题目的时候,突然有一种淡淡的心思,一丝微妙的心情。就如某一天看到阳光穿过树叶,晃晃的绿叶透明得让人激动;就如月隐星残,流星划过苍穹,带着不着边际的驿动。
  五月,槐花如雪。一簇簇,一串串,点缀在茂密的绿叶间,清新淡雅,氤氲缭绕,白得炫目,繁得热闹。走在绿荫小道上,东风微起,竹子的清香,槐树的花香,若淡若浓,时浅时深,混杂在空气中,空气便也醉了。
  不久,栀子花也冒出来了。东区的栀子花铺满了几条小道,花开时,成片成片的小白花飘着浓浓得香,叫人心中柔润异常。南朝萧纲《咏栀子花》有云:“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现,风还影合离。”杜甫和朱淑真似乎对栀子花也有偏爱,时有吟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栀子花热闹的时候,“校园市场”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六月,别离的季节。校园里先是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卖毕业不想带走的东西。不久,校园内几条主要的干道便被完全分割占据。铺一块床布,摆一盏小灯,两三个人守着那些曾经陪伴自己走过大学时光的物品叫卖。书籍,台灯,玩具,篮球,衣服……心爱的,讨厌的,留恋的,淡然的,都在路灯下阑珊。
  开题、论文设计、答辩、别离。散伙饭吃过,碰杯酒喝过,哭过,笑过,超过,闹过。说不完的话终究要说完,道不尽的别还是会道尽。纵以前两不相往,于此时也情如兄弟。车子缓缓开动,前一刻还笑容绽放,细语叮咛;此一刻却泪雨滂沱,声不自禁。
  别了,校园和大学、别了,兄弟姐妹。开始了,新的征途。

                                                                       清秋 ˙私语

不知何时,桂花已经开了。
  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微风拂过,阵阵暗香传来,使劲嗅嗅,香气淡淡,却又分明。窗外是一片苍翠,广玉兰宽大,松树古朴。仔细寻找,原来还有一株桂花树,那细小的白花站在茂密的绿叶底下,默默不语。
  图书馆是一处幽静的处所。除了有时工作人员的喧哗外,平常也听不到可以达到喧哗分贝的声音。馆的周围都是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馆舍筑于其中,增添了几分雅致。在图书馆看书,享受的是一片宁静。学校太小,荆州太窘,图书馆有大千世界。喜欢在没有课的上午或者晚上,跑到那里静读。上午九点以前,借书的人不多,开窗,清风,落叶声,翻书声,声声入耳。晚上,华灯初上,阅览室一片安静,手捧书卷,油墨飘香。经常往图书馆跑已经快成为一种习惯。书非借不能读也,读之而不求甚解。以至于张岱的《陶庵梦忆》借了三次。其中《西湖七月半》,《虎丘中秋夜》尤为精彩,下笔精妙,极富神韵,声色器乐,虽逾数百年,犹在眼前耳边。坦白交代,自己在课堂所学反不如泡图书馆所获。
  在校园紫藤那边读书也是一种享受。清露未晞,秋风微凉,淡雾,石榴的花还未谢尽。树林偶有飞鸟,虫鸣清脆,石桌,石凳,读书声,宛如私语。
  弯弯的紫藤对面有一堵墙。墙已斑驳。仔细看,是一幅巨画。画名“锦秀河山”(学院五十华诞添彩),那四个字极漂亮,有山水画的美感。落款是尹道新,学校有名的画家。他首创叶脉画,声名远播。只是不明白学校为什么没把那墙修饰保护一下。墙有艺术便有鲜活的生命。遗憾的是这堵生命墙雨淋日晒,斑驳如云荒大漠,苍凉静寂。墙上的画早已模糊不清,只有几笔山峰若隐若现,记载着过去那些已经淡远的故事。
  有时候从那里经过,偶尔会看到有人拿着网球拍对墙练球。墙已苍老,人每年都很年轻,充满朝气。故事里的事,就如七月七日的夜半私语,天空掠过的飞鸟和云,了无痕迹,却又永恒存在。

                                             隆冬 ˙蛰伏

     一叶落知天下秋。叶落尽时北风便呼啸而来。

荆州的风委实让人憎恨。来的时候没有先兆,去的时候也不请假。夜半来天明去倒还好,不去理它便罢了。偏这里的风如不懂世故的顽童,常常让人措手不及。
  刮风的时候,东区十二教那边往往是风口浪尖的地方。每至寒夜,狂风大作,寒气袭人,怪啸阵阵,连路灯也黯然。
  于是盼望下雪。
  某一天早晨起来,不知何时外面已经落了一层白,天空中还洋洋洒洒地下着雪花。有人惊呼:“下雪啦!下雪啦!”于是整栋楼的窗户或大门都会伸出几个脑袋往外张望。即使平时最懒的人也会跳下床,兴奋得连衣服也不穿。在冬天,人们对于雪和风地情感总有天壤之别。
  雪是撒开蹄子朝前跑的马,一下开便也收不住。到傍晚校园许多地方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再下一晚,第二天大早便是很多人开心的时刻。约三五好友,带上相机,四处拍照玩乐确实是一种浓浓的乐趣。
  学校每年也难得有这样的景致。校园雪景总是能缓解许多人平时的审美疲劳。学校的各处与平时相比,总有一番新鲜的精妙。松树更显苍翠,竹子含翠欲滴,连校园的小道都落落有古意。
  校园里,三五成群,或两两成双,每个人都带着纯真的微笑。一群人走着走着,后面的脱掉手套,抓一把雪,捏紧了,“啪”地一声砸在前面的人的头上,随后嘻嘻哈哈飞快逃掉。被砸的人自然不依,转身捧起一团雪,便去追“暗算”他的人。一路追,一路逃,其他人也受了感染,一起玩着儿时的游戏。玩雪的人是一道风景,看雪的人也是一道风景。
  有个大人牵着小孩走过校园,旁边跟着一只狗。
  小孩红红的羽绒服,小狗雪白雪白。
  大的脚印、小的脚印、狗的脚印。
  冬天便画出来了。

相关文章

  • 【白玉巷6号】荆州的四时草木

    似水流年就如同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着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王小波说过...

  • 史话三国:刘琮投降坑皇叔,刘备为什么宁愿抛妻弃子也不投降?

    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曹操攻占荆州时,刘琮作为荆州的主人不战而降,刘备作为依附刘表的宾客,为什么宁愿抛...

  • 史话三国:人亡政息,刘表与荆州荣辱与共的十八年

    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镇守荆州的刘表突然病逝,荆州一时无主。 风雨如晦,荆...

  • 陆巷和它的白玉方糕

    你会因为一种食物对一个地方心心念念吗?苏州以前一直是我最钟爱的城市,有逛不完的园子和古镇,有历史的沧桑沉淀和现代的...

  • 【五绝】春忆

    草木又含青,生生似旧庭。 欢篱寒夜短,丑巷透温馨。

  • 千年之约不老荆州

    古街老巷的存在像是连接古今历史的媒介踏入荆州城里的古街老巷总能探寻到许许多多意外的惊喜 古街小巷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

  • 题四条屏

    一朝繁华草木深 四时寒暑空转轮 白首不为芙蓉老 乌江难觅爱莲人

  • 莲池

    雨又下 亭台水榭 缕缕幽荷香 白玉桥 洞穿岁月 记起了踌躇的曾经 油纸伞 雨巷 那段过往

  • 读草木有趣,品四时风雅

    读草木有趣,品自然风雅,感四时流转,悟人生至味。 《草木有趣》作者殷若衿,东北人,现居上海,国家中级评茶员。自幼习...

  • 水调歌头•陆巷古村

    水调歌头•陆巷古村 君问好春处,陆巷古村宜。雾登山径亲采,鲜食紫杨梅。旭日湖舟渔起,出水三肥白美,品茗碧螺杯。白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玉巷6号】荆州的四时草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np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