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两天的电视篇。
明白电视是需要观众深度介入的媒介。电视并不适合那种形象单一清晰的人物,并不适合直接呈现结果。电视剧的篇幅长,过程更多的展现出来。电视上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既提供了形象多元的明星,让人看到原来明星及明星家庭成员的另一面,又让人看到了过程,典型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种节目没什么目的性,节目只是个形式,参与过程才是观众的目的。
把热门综艺节目搬上电影大屏幕是这两年贺岁档的一个异类,如果不主打粉丝,这类电影就是个渣。电影不接受过程的冗长,在观众专注的眼睛下,任何拖沓荒谬无聊无所遁行。既然电影观众接受了镜头快速切换的不问缘由,人物的突然出现,并且专注地观看,那就自然要求电影给出的是解释,不是过程。
昨天看到何冰先生接受访谈时说的一句话: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话剧才是表演的艺术。这句话当然不是说电影里演员不重要,而是演员演技再好,拯救不了烂导演的无能。
继续《电视:羞怯的巨人》。
第五段都在讲述因为电视,地区方言的复兴。一言以蔽之,电视来临之后,方言被认为能提供深刻的社会纽带。
深刻的社会纽带还是参与感的一种形式。方言的亲切感,不用说。乡音有感情。
第六段。
原文:电台才是煽起狂热的媒介,它一向被作为主要的手段给部落的血液加热,在非洲、印度和中国皆是如此。
电台,听觉传播,说什么我们听什么,直接调动收听人的热血。总统竞选,要走到选民中间,用话筒喇叭话语掀起群众的狂热,候选人就是移动的人形广播电台。
如果改用电视,观众参与进去,反而情绪得到了宣泄——既已表达,何必闹腾。卡斯特罗利用电视,扮演成了古巴人民的导师。微博上面的热点,愤慨辱骂,但没有人上街游行。
原文:站在美国之外去看,任何一部美国电影都像是一种精致的政治宣传。可以接受的娱乐性不得不奉承和利用美国的文化设想和政治设想。这些未经点破的预设同时又使人对电视这种这类新媒介的最一目了然的事实熟视无睹。
美国的价值观通过好莱坞的电影源源不断地对外输出。我可以说我现在的很多价值观,都来自于电影与美剧。通过这两种媒介,也通过读书,我看到了未必是真实,但是确实是可选择的各种生活,未来不止我身边的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的生活。
电影有文化输出的能力,一种精致的政治宣传,镜头所到之处,只要合理,都会被我们接受成为理所当然。
句末,也是段末,麦克卢汉话锋一转,似乎接下去要说电视的了然的事实。
第七段。
讲述了一次媒介实验。对于营销策划人员来说,不懂媒介的原理,就无从选择媒介。
原文:四组任意组合的大学生,同时接受有关几种前文字语言的相同的信息。一组用收音机听,一组在电视上看,一组以讲座的形式听讲,一组靠书面阅读。除了阅读组之外,对其余各组而言,信息都是由同一人以不加润饰的语流传输的,既无讨论,又无问题,亦不使用黑板。接触时间都是半小时。接着每组做同样的试卷。
可以猜猜实验结果是什么?
我的猜测是收音机第一,讲座第二,书面第三,电视第四。
结果,通过电视和广播渠道接受信息的学生,比通过听讲和阅读接受信息的学生考得好,而且电视组学生的得分远远高出广播组。我果然《理解媒介》没怎么看懂。
电视第一、广播第二,听讲和阅读最后。阅读排最后特能理解,最单一最清晰的媒介,没有可以介入的空间,受着吧。
原文:第二次实验时,他们放手让每一种媒介去大显神通。
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媒介的潜力,比如听讲可以加入互动,电视可以多媒体化,广播可以增加音效,书籍可以增加图表插图。
结果,电视和广播依然远胜讲解和印刷媒介。但是排第一的变成了广播。麦克卢汉的解释是当冷媒介电视通过过多的表演和刺激加强后,原来的可参与性降低,观众参与机会就少了。新闻联播严肃,如果过度表演和刺激,联播本身的内容反而吸收降低了。典型是最近一直比较火的,央视主持人把信息念成段子,段子好玩,但是内容受关注度下降了。
广播是热媒介,当加入一些音效和视像描述后,表现功能更为出色。这一点听《张震讲故事》就能明白,声音比画面恐怖得多。一个恐怖电影把音效关掉,效果至少对半,换上个喜庆点的音乐,直接变喜剧。
广播可以作为背景声音,电视却不能,它一定要使观众介入。边听广播边写,行。边听电视边写,也行,这是把电视当广播使。但是边看电视边写很难,要嘛被电视吸引过去,忘了写,要嘛就是写了,不知道电视演什么。
#短毛猫书房#《理解媒介》笔记62:为什么电影不演 综艺节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