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过去的六个月内,总会被项目成员的消极表现和不作为打击。尤其是我布置的任务,经常是到期后没有结果,或者完全没有下文,让我非常沮丧。我一直将这种失败归结为:他们不尊重我这个中国人,他们用歧视的眼光看待我。这不公平,我心里愤愤不平。自然觉得自己方法是对的,只不过是别人瞎了眼。
最近,因为南非项目,和一位项目启动经理(Launch Manager)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他,温文尔雅,举止大度,有礼谦让,和许多粗暴直接的德国管理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这种领导风格,是我比较欣赏和愿意学习的,比较吻合我作为亚洲人的性格特征和我内心管理者的形象。于是,除了工作上的交流,我特别留意他是如何领导团队,如何和身边的人交流沟通,如何一一实现他的目标的。因为他的团队成员更是遍布全球,需要达成的目标更加宏观和艰难。
其中有一点,我学习了,照着做,有很大的成效。才发现,原来区别不在于是不是中国人,差别在于我自己,不懂得管理方法,是我自己能力不够,导致他人没法完成我布置的任务。
1. 思想准备:
在德国,执行层面的员工,是和国内不一样。德国企业规定,每个岗位都需有明确的工作流程(Arbeitsanweiung)。你从入职开始,就被灌输一套标准流程和工作方法。好处是,大家基本都非常自律,按照公司要求一板一眼地执行,效率高。弊端就是欠缺灵活性。一旦这个工作需要加入主动能动性,进行偏离日常工作的分析和判断,需要自己主动思考和争取资源,便成为了很多德国员工不愿意/不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我是刚刚从执行层面走进管理层的。我一直都认为,德国人应该至少也和我一样,有良好的工作思维,想法和态度:就是上面布置的任务,有资源的自然要优化处理,没有资源的,创造资源也要做好。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为老板分忧。结果发现,在德国,困难是老板需要带头去解决的。获取资源,排除万难,为员工创造轻松解决问题的环境,都是经理们的工作。
我属于公司的最底层的管理者,我需要带领的人群,大多数是执行层面的同事。他们不愿意独立处理复杂事情,更不要谈领会你的深意。打个比方,你布置了一个任务:在5月1日前,准备一个劳动节的烧烤活动。在德国,我当时用类似的方法,布置一个任务,经常出问题。因为这样的项目,描述非常模糊不清,员工本身又经常没有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了解项目,克服困难。在德国,结果经常是,不了了之。
2. 行动变化:现在知道德国员工的工作模式,我制定的对策就是:前期布置工作任务,清晰明确表达,加强沟通。工作执行期间,做工作任务分解,及时跟进和反馈。
举个例子,我以前会布置这样的任务:请按时把富士康提供的零配件,进行XXX测试。
这样的任务就是不清晰的。我需要:
1)清楚明确拟定目标:在6月5日之前,将富士康泰国厂,PPW项目的100个刚出摸具的零配件进行XXX测试。在6月10日,项目经理需要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项目进度汇报。
2)发了邮件后,最好能过几个小时后,打电话进行沟通。在电话中,将刚刚的工作任务再细化,询问对方是否做到对任务心中有数:
a. 有没有足够的做XXX测试的仪器?
b. 有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在6月5日前完成测试任务?
c. 有没有清晰的关于这100个零配件的清单?
d. 有没有这100个零配件的测试标准和要求?
e. 客户需要怎样的报告?如何进行反馈?
通过将工作目标,分解成可执行和可跟进,可明确分工的步骤。并就每个步骤,让员工去思考,是否具备资源,能力和信息进行处理。如果遇到瓶颈,比如项目量太大,没有足够拥有做XXX测试的员工等,就能够在项目早期意识到问题,并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提供在职培训,或者将部分检测任务外包等。越早做分解,分解得越细,能帮助你提前看到问题和风险,争取到解决问题的时间。
3)任务分解后,员工了解到他们需要具体完成的任务后,需要定期进行跟进。看是不是按照计划行事,中间有没有困难,问题,或未考虑的因子。遇到问题时,我要给予支持和争取资源,或者将问题提到管理层,进行讨论。
只有这样,一个布置下去的任务和项目,在德国才能较为顺利的开展,并得到你所期待的结果。我之前的那种想法,春天播下种,秋天就等着收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希望能给想和我一样,刚刚晋升的朋友,一点启发。
写于2019年4月11日
SuperLeon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