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源弹钢琴仿佛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老师不仅放慢了她弹琴的节奏,还减少了弹琴的曲目,她每次因控制不了较慢的速度而抓狂。在心理上,她弹琴的负担很重,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也害怕失败和犯错。几乎每天练习我们都要大吵一架,我生气地离开,她又不愿放弃,还是期望我能继续陪着她练琴。
今天晚上的弹琴中C大调音阶的左手指法的变化,她往往忘记转指该用哪一个手指,弹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也没有把最基础的C大调音弹谈清楚。我于是联想到自己弹音阶的时候,几乎是不用脑子就可以快速的转指,于是我提出弹琴如同切菜的理论。
“你切过黄瓜,对吗?”我问她。
“切过啊!”
“你能不能把每片黄瓜都切得又薄又没破损呢?”我提出了一个她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
“不行,我切的黄瓜很厚。”
“好的厨师切菜会切得又快又好。你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吗?”我问她。
“那有没有厨师切得很难看的呢?”她问了一句无厘头的问题。
“那样的厨师根本没有资格当厨师。”我回答她。
“切黄瓜的声音其实就是音乐声,如果切的力度一样,切的速度一样,就像钢琴曲一样好听了。而且黄瓜切得比较均匀。”我说。
“那怎么样才能发出那样的声音呢?”她好奇地问。
“就是练习。练出肌肉记忆。”我回答说。
“就是熟能生巧吧!”她哈哈大笑起来。
我突然想起一个钢琴家,以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出名的古尔德,他的演奏时常被人们喻为切菜,这是一种对他演奏的质疑,没有强弱、没有快慢,完全是按一种节奏、一种力度机械地演奏,但所有人都忘记了《哥德堡变奏曲》是复调音乐里最难弹的乐曲之一,两只手必须同时弹出三个声部的声响,所以他也许弹的够熟练,以致于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这也就可以解释郎朗在演奏时经常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样子,其实那是他绝对熟练的一种功力,于是他在所有音乐会上他从来没有弹错音。
其实,小源有时一条曲子学会了之后,她会情不自禁地反复弹很多遍,从不觉得厌烦,这其实不是她喜欢,而是很熟练之后她开始可以用肌肉记忆去弹,然后可以获得思想的自由、精神的享受。
我曾经受乐评人田艺苗老师的推荐,买了一本书,名叫《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他用各种成功人士案例证明了一个天才的道理,那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看似一种枯燥、简单、重复的练习,但其实每一次练习都是“刻意”的,都是一次又一次克服老问题、出现新问题的过程,只有每一次练习都有侧重点的练习,才叫真正的“刻意练习”。
弹钢琴的过程中,运用这一理论,是会收到很好的练琴效果的,只可惜我没有时间去练琴。在我心中,钢琴像一位老朋友,我时常需要与她对话,有时她又像是我的另一个心灵的居所,把灵魂安放在那里,我可以找到自己的路。
与小源陪练的过程,虽然出发点是希望培养她成为专业的钢琴演奏员,但我却能在其中反思与总结钢琴的艺术,研究钢琴的演奏,欣赏钢琴的乐曲,实在是人生之幸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