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天要交读书笔记,但是感觉自己这一周也就是看了几页稻盛和夫的活法,所以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笔记心得,可是又不想拿自己之前的一些什么读书笔记来自欺欺人,所以还是决定记录自己现在的一些想法。
其实这一周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在梳理自己的年度目标以及在践行自己的一些计划,然后就让我想到之前看的断舍离的那本书。再加上自己组织了每日断舍离的打卡活动,所以在这方面还是会有一些感悟。
之前看断舍离就比较肤浅的把它理解成就是扔东西。所以之前的每天打卡也是扔的一些都是非常明显的一些不要的东西,比如说空瓶子呀,用完的护肤品等等。
即使是看上去这么明显的垃圾,但是我在扔的时候也会感慨,自己为什么之前没有做到及时的清理,就比如说宝宝的空奶粉罐,我竟然囤了七八个空的奶粉罐。之前囤这个的想法,主要是觉得这个铁罐子质量还挺好,说不定以后能用它来装一些什么东西,所以就一直放在那里。但是事实证明,其实我用不到那么多,所以当时就一股脑的全部都清理掉了。
这是断舍离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扔非常明显的垃圾。这样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家里面的能扔的垃圾,好像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断舍离的第二个阶段从显性的垃圾到隐性的垃圾。
什么叫隐性的垃圾呢?就是说这个东西看起来还能用,它还有使用价值,但是对你来说已经用不上了,就比如说一根华为的数据线但是你现在用的是苹果的手机,所以这根数据线它还具备使用价值,但是对你个人而言是用不上的,那么它就是属于隐性的垃圾。
这里判断是否属于隐性垃圾,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把关注点从物品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垃圾,一般会看它是否还具备使用价值,但是这样的话就是把关注点放在物品身上,而我们如果要断舍离的话,应该要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这一件物品对我来说还有没有价值,并且对我来说的价值,一定要给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比如说在一年以内,半年以内。如果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暂时用不上的话,那么它就属于一个隐性的垃圾,那么就可以处理掉了。
其实要处理隐性的垃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总会觉得他总有一天能用得上,所以就把它留在身边。这个一方面就是把时间拉的太长了觉得总有一天能用得上,但是相信我,其实等真正能用的上的那一天,一个是你可能会因为没有做好断舍离,而找不到那样一件东西。另外一个是等真正到了那一天,你也不会想要去用这些东西,因为时间已经太长了,人是一个喜新厌旧的生物,所以还是把它丢掉吧。
其实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像我这一次搬家发现老公之前读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的一些英语,数学,物理的笔记本。
本来我这次下定决心想把它扔掉的,结果被我老公发现了,然后活生生的被拦下来说这个东西我还有用,我当时就崩溃了。这么年代久远的笔记本,你还有什么用?他说等以后留着给儿子看。天哪!等儿子上到高中或者大学的时候,知识都更新换代了多少年了,但是他当时非常固执的要留下来。
但其实说实话,这个东西我就算偷偷的给他扔掉,他也不知道,因为如果我不提起来,他可能压根都不记得这些笔记本的存在了,所以你看,人都是具有损失厌恶的天性。要做断舍离,都有一点点违背自己从原始社会发展形成的这种囤积食物囤积物品的天性。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的判断哪些东西属于隐性垃圾,从而进行断舍离呢?
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搬一次家有很多东西嗯,单独看它的时候,你可能不舍得扔,但是如果你要搬家的话,你还得给它进行打包,然后到新家之后你还得拆开来给他定制摆放,所以你会觉得非常麻烦,所以有些东西就自然而然因为你嫌麻烦处理掉了。
哪怕你不怕麻烦,你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了,那么还是有一个办法能够帮助你进行快速判断的,那就是你到了新家之后,你每需要用一样东西,你就从你的打包盒里面拿出来,这样剩下的就是你暂时用不到的东西。经过三个月或者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你那个打包箱子里面还没有被拿出来的东西,那就是你近期不会需要用到的东西,那么就是隐性垃圾,你就可以直接把它扔走了。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你每新买一样东西,你就要让自己扔掉两样旧的东西,这样来保证你的物品总数不会被增加,并且你每一类东西,你都只能保留一件,这样才能够保证你留下来的是你最喜欢并且最需要的东西。
理论写了这么多,接下来就好好实践吧,从每日盘点自己身边的显性和隐性垃圾,并且及时断舍离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