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社会心理学》模块20:群体如何强化我们的决策

《社会心理学》模块20:群体如何强化我们的决策

作者: 曹门霞客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1-22 19:35 被阅读82次
文/曹门霞客行
1.群体极化:

讨论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普遍倾向,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试验案例,将对种族有高偏见的和低偏见的人分别分成两组,两组分开讨论后,高偏见群体的种族偏见更加严重,低偏见群体的种族偏见更加少。

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 学校中的群体极化:如果甲学校的学生比乙学校的学生善于思考,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将越来越大;
• 社区中的群体极化:社区开始成为回声壁,观点流转于志趣相同的朋友之间,富人社区、穷人社区~2个不良青年带来的破坏性,远远超过一个不良青年的破坏性的2倍。如果生了2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可怕的破坏力啊;
• 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志趣相同的人抱团,贴吧、社群等;
• 恐怖组织重点群体极化:比如9.11恐怖事件、大屠杀等,拥有不满情绪等人聚集到一起产生的;

2.为什么群体会形成比个体成员的平均观点更为夸大的观点呢?

有两种理论已经被证实: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

1)信息影响:从最受支持的解释出发,群体讨论可以产生一系列观点,而大多数观点都喝主导性观点一致。那些对群体成员而言,就算是一般常识的观点也会进入讨论,这些观点即使没有提及,也会影响讨论。其他观点也许会包含一些群体成员在此之前并没有考虑到的具有说服力的观点。

比如简书改版,有开发哥哥提出来,开设一个切回旧版的功能,Larry大大说不可以,然后其他主编就就这个主导性观点,延伸出更多观点来,比如试错、不拉倒车、坚持自己……

2)规范影响:我们希望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为此我们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比较,所以常常被“参照群体”中的人们所说服。所谓“参照群体”就是与我们相一致的群体。为了使其他人喜欢我们,我们会将观点表达得更为强烈。

3.群体思维:

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公司董事会或者总统内阁这样复杂的群体中呢?他们是否会出现自我合理化行为?或者自利偏差?那种有凝聚力的“我们的感受”是否会引起从众或是拒绝异议的行为?公开承诺是否可以抗拒改变?是否存在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思维的社会状况,导致了群体思维的产生,具备8大症状表现,从而导致了错误决策,错误决策有7项特征。状况-症状-特征。

1)社会状况:5大
• 高凝聚力:友善的、凝聚力强的群体
• 群体隔离
• 缺乏对搜索和评估的方法学程序
• 支配型领导方式: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做觉得的领导
• 对于找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感到压力大而希望渺茫,认为海不如服从领导或其他有影响力点任务所赞同的方案

2)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8大
• 无懈可击的错觉:群体表现得过分自信,以至于蒙蔽力双眼,看不到危险警报,如珍珠港事件
• 群体道义毋庸置疑:群体成员接受力其所在群体内在的道义,却忽略了伦理和道义上的其他问题。群体成员还会在想法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 集体合理化:群体以集体投票将决策合理化的方式来减少挑战
• 对对手的刻板印象:陷于群体思维的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对手不是太难遇协商,就是太弱小愚蠢
• 对异议者的直接压力:又称从众压力,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计划提出疑问的人,而且有时候这种抵制并不是通过讨论而是针对个人的嘲讽来实现
• 自我潜意识压力:又称自我审查,由于异议往往会令人不舒服,而且整个群体似乎表现出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疑虑压制下来
• 一致同意的错觉:表面的一致性更坚定来群体的决策。在正常的氛围中,背离事实的人们会很快被拉回正轨,因为他们会收到周围人的嘲弄或批评,这样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意志,没有这样的矫正机制,尤其是那些身处社会高层的人们而言,相反,每个人的自我欺骗都被放大来,就好像是身处一个摆满哈哈镜的大厅里,人们脱离来残酷的外界,梦幻世界般的图景被反复强化,外界没有什么因素能干扰这许多不便的脸的一致性,因为那全都是我自己的脸。
• 自我指向的心理防御: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群体决策效率和道义的信息不回对群体构成干扰。

3)错误决策的特征:7大
• 对可能选择的方案的不完全调查
• 对目标的不完全调查
• 对所认同的选择方案的冒险性估测有误
• 信息搜索不到位
• 对手头信息的加工存在选择性偏差
• 未能对各种选择方案进行重新评估
• 未能执行备用方案

4)预防群体思维:不过,在开明的领导方式下,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的确有助于决策。
• 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
• 鼓励批评性评价
• 有时可以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建议
• 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 再实施之前,召开被称为“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 虽然采取这些步骤,群体决策耗时更长,但最终证明会更少犯错和更有效。

相关文章

  • 《社会心理学》模块20:群体如何强化我们的决策

    1.群体极化: 讨论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普遍倾向,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试验案例,将对种族有高偏见的和低偏见的人分别分...

  • 群体极化、群体思维以及少数派影响

    关于群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影响的三个例子,分别是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作用、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少数派...

  • 张立新 ||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撞上冰山

    2018-11-17 第8章 群体影响(二) 第287页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贾尼斯(Jani...

  • 高效会议引导的决策机制:元决策 --关于决策的决策

    高效会议组织群体讨论,共创后要达成决议,做出决策,但如何如何决策?决策的工具方法有哪些?日程会议中,我们最常看到,...

  • 2-不确定性厌恶及其他关于“概率”的感知理论

    在前文中,我们写过群体的一些特征,有兴趣的童靴可以查看:群体-人的社会性:群体极化?群体懈怠?群体如何做好决策?群...

  • “共鸣”的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称为群体思维,具体而言就是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异议。这让我产生了更...

  • 11.20听Disc有感

    一、个人特质调整方向:强化D和C,适当拓展I 具体行动: 1.工作模块增加,多线并发,考虑做决策,强化【主动承担】...

  • 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

    决策方法:独断式决策、咨询式决策、群体决策(多数人控制)、群体决策(共识)、授权。我们需要知道决策的有效评估标准是...

  • 算法的价值观

    1947年,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在其《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研究分析了,家庭主妇购买食物的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向家庭成员...

  • 生命日记22

    2021 10 20 星期三 晴 学习:《如何正确做出决策》 首先,我们了解最有效的决策思维,也就是RPD决策思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模块20:群体如何强化我们的决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hr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