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个宰相张英,平时喜欢对联,很有一些文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9536780/54f4e111e6a23fea.jpeg)
有一次,他到民间微服私访,碰上那里的农民用稻草捆秧,一位农民要张英对对子,其上联是:
稻草捆秧父抱子
这上联妙在,前半句“稻草捆秧”是写了眼前实景,下半句以“父抱子”来作比,以“稻”喻“父”,以待插之“秧”喻“子”,颇为生动传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9536780/7149dadb7633c81e.jpeg)
张英在田头想了好久也没有对出下联,回家后他和夫人谈起此事,觉得自己很不好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9536780/3230631a4e13f1b8.jpeg)
他的话正好被一个侍女听见了,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笑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下联是:
竹篮装笋母怀儿
张英一听立马就豁然开朗了,连连称赞。原来这个侍女小的时候经常和母亲去挖笋,所以才会脱口而出这个下联。
![](https://img.haomeiwen.com/i9536780/a63a3ca7b726b5c7.jpeg)
侍女所对下联妙在,上半句“竹篮装笋“写的也是一个实景,下半句“母怀儿“来作比,以“竹“喻母,以装在竹篮中"笋"喻女,颇为贴切。
(文图整理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