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图书馆,想着带本自己刚买的小书《皮囊》,看看作者写的如何。
没想到,到了图书馆到处都是学习的孩子与陪伴的家长,没办法,只好与爱人坐到连排座椅上看书。为何不喜离人太近读书,一是自己看到高兴处会不由自主地傻笑,这还无所谓。但是看到伤心处,也会不由自主地流泪,这就有点尴尬了,毕竟这么多人,别人还以为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呢!
确如自己所料,看到第二篇文章《母亲的房子》,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不敢再往下读,起身去洗手间,缓解一下情绪。
母亲为了让父亲感觉到,即便他不在了,也能把他的意愿完成,将房子建成。可是他们家那么窘迫,母亲晚上到菜市场偷偷捡拾剩下的菜,到家把烂的扔掉,第二天加些肉末,做成丸子,一家人一两年内都这么吃。
就是这样的境况,母亲也没有妥协,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建房时,她亲自动手画房子结构图。
外表看似坚强的母亲,其实一种内心也在赌生活,时时都有一包老鼠药在抽屉里。
一家人都心照不宣,在艰难度日里,一直在赌,看一家人能撑多久,不行就一袋药,一家人都走。
其实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在经受生活的考验。人的柔性与忍耐力其实蛮大的,但是内心都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总想一了百了,不再忍受这些磨难。
所以,母亲估计是实在太难了,于是有一天,真的告诉作者,她在喝汤,其实就是在喝药,因为她不想再接受生活的拷打。
以前没有读过蔡崇达的书籍,没想到,这种纪实写法,这么感人至深,直抵人的灵魂深处。
今天只读了三篇文章,就没再读下去,转而看程郁缀的书。
其实第一篇文章《皮囊》,才是本书的灵魂。
哪一个人不是用一个躯壳,装载着悸动不安的灵魂,而一位大字不识几个的九十多岁的老人,活的如此通透,如此硬朗,真是少见,也活出了一种世人的楷模。
平时我们的这具皮囊,总会失却平衡,出现一些瑕疵与问题,很多人就活翻了,认为皮囊才是根本,而内心反而次要,所以,有点小毛病就兴师动众,搞得鸡犬不宁。
书一定要多读,读的过程中,总能遇到醍醐灌顶的好书,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给我们以惊醒。
![](https://img.haomeiwen.com/i6454959/867871b2058569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54959/c3ba4b86ff753f3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