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奥义书》读后感(一)

《奥义书》读后感(一)

作者: Svapna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14:01 被阅读0次

西方著名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著名的钟摆理论: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

求不得则苦,得之则无聊。如果从生物的角度看,人每次“得到”的快感,都会增加其阈值。长此以往,人快乐的阈值会越来越高,最后世间已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他再获得快乐,这样,他剩下的人生都是抑郁的。

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里面的僵尸说他们其实是极其痛苦的,因为不死,所以有足够的时间,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任何目标都可以达到,最后就失去了快乐。

可幸的是,人有死亡,大部分人类,终其一生,都只能获得部分的快乐。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可能到人生最后的一天,都有一些求不得之事让其心中仍存在不甘与欲求,世间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美好的。

叔本华思想一部分来自于印度哲学《奥义书》。从《奥义书》来看,人是有轮回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人是“长生”的,不过轮回可以让他们有一次快乐阈值重置的机会,但由于存在业报轮回,可能会让他们带着前世乃至前前世来的业报来生活,只要过程足够长,他们就会体验到“长生无快乐阈值之苦”。这样一来,轮回对于他们来说,终极还是苦的。类似于猪八戒的“千世情劫”(虽然只是后面电视剧加进去的),因此解脱可能就成为了印度人的人生目标,婆罗门教通过修炼,达到梵我合一,而佛教通过无我达到的“涅槃”状态,从而摆脱轮回之苦。

相关文章

  • 读《刀锋》有感——行走在迷途中的思考

    (找到我去年大一时写的一篇读后感) “刀锋”出自《迦托·奥义书》“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

  • 《哲学概论印度宗教》【3】

    时间:2016.7.28 进度:第三章奥义书宗教哲学P26-36 书摘: 1.奥义书的梵语是“Upanisad”,...

  • 奥义书

    《奥义书》是婆罗门教的一部哲学著作。它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

  • 马车之喻

    《卡塔奥义书》是印度教的四大奥义书之一,书中借着掌管死亡和火祭的天神阎摩之口,教诲人要跳出表面的小我,追求内...

  • 从柏拉图开始:中世纪

    奥义书. 对奥义书所读不深,东方的著作的观点表述往往不是很清晰明了,需要抽丝剥茧地分析,并且有太多迷障。 世界有三...

  • 读《奥义书》

    《奥义书》,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印度经典。有十三种有“奥义书”,其中五种散文体产生于佛陀之前,五种诗体产生于佛陀住世...

  • 读奥义书

    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

  • 《至尊奥义书》

    2020.4.6星期一 今天上午9:00盼望已久的瑜伽哲学研究生十二门课程之一《至尊奥义书》Isop...

  • 奥义书梵

    《奥义书》说梵“实有者,梵也”,说我“我者,实有之有也”,都是绝对的“有”,而不是“空”和“无”。 佛陀很努力地去...

  • 《奥义书》关于梦

    这一段写得极其精妙,我是个爱做梦的人,一个小时的午休也会做梦,大概梦里的时间流动和现实中是不一样的。我常常被梦魇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奥义书》读后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ju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