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悦社群征文||故乡的年

作者: 笑笑13194023537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4:13 被阅读38次

这些年,四处兜兜转转,也见了很多地方的年,唯独故乡的年,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回味无穷。

离开故乡已经很多年了,在外过的年已经超过了在故乡过的年,可故乡的年,才是那么有年味,有腊香,才让我无限回味。

人们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就盼着过年能吃好,喝好,玩好,好好休息一番,休养一阵。

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一年到头最大的盼头就是过年了。为啥啊?因为过年有新衣新鞋穿,因为过年有好多好吃的,因为过年父母才有时间陪我们玩。

我们那时候过年,吃的零食是自家粮食做的,吃的主食也是自家种的,养的。

不过,也有买来的零食,比如甘蔗啊,糖果啊。那时候的糖果没有现在丰富,可都原滋原味,味道纯正,至今都让我回味无穷。

说一说我们那时候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种零食吧。

八零后的一代,记忆里应该都有苞谷花的味道。那时候,到了冬腊月农闲的时候,会有人挑着爆苞谷花的机器,走乡串户去爆苞谷花。

那一天,是我们全村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有吃不完的苞谷花。

爆苞谷花的匠人,会找一个比较集中的位置,搭起炉子,吆喝一声,乡邻四舍都会带着自家早就准备好的苞谷,来爆苞谷花。

我们一群孩子们,就围在匠人的炉子周围,等着捡苞谷花。

匠人快要开炉的时候,我们一齐捂住耳朵,只听蹦的一声巨响,我们就围过去了。抓起刚出炉的苞谷花,就往嘴里塞,那滋味,美啊。

一般一户人家爆三五斤苞谷花,只有少数人家会爆七八斤。而我家一般都是爆五斤左右吧,因为我们家姐弟三个,都是嘴馋的主,母亲会在过年的时候多爆一些。

那天过后,爆好的苞谷花就会被锁起来,或吊在二梁上,放在我们这些孩子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直到快过年的那几天了,大人才会拿出来给我们解馋。

小时候过年,还有一种零食是我喜欢的,那就是甘蔗了。

我们那里是不产甘蔗的,听大人们说,我们吃的甘蔗,是从云南或广西运过来的。

一年下来,只有到了过年才有甘蔗吃,而且听说吃了甘蔗,会节节高升。

我们这些孩子们,哪怕手冻得都拿不住甘蔗了,还是喜欢吃。

可见,那个时候的甘蔗是多么香甜可口的啊。

过年吃糖果,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时的糖果种类不多,但都非常可口,非常美味,滋润心田。我记得我们那时一分钱就能买到一颗糖了。

我们小时候过年吃的零食,相比现在的零食,种类是比较少,但都是非常纯的味道,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回味的味道,也是我们童年的味道。

说完了过年的零食,再来说说过年的主食。

小时候我们那里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提前一个月,宰一头猪。这个猪是养了一年的土猪,是自家的粮食养大的。杀好的猪,分成小块小块的,然后大人们会做成腊肉,香肠,都特别地香。

这些腊肉、香肠,等水份都晾干了,大人们还会用柏树枝来薰腊肉、香肠,这样薰过的腊肉、香肠更有一番风味,慢慢咀嚼,才能品出那独有的腊香味儿来。

等薰好了,大人们就会把这些腊肉、香肠挂在房梁上,一排排,一串串的,好看极了。这些腊肉、香肠可以一直吃到来年的二三月份。

看着这一排排一串串的腊肉香肠,大人们就无比知足和喜悦,这可是他们辛苦了一年的见证和收获啊。

准备好了这些美味,就等着年的到来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也是灶神菩萨的生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搞卫生,屋里屋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以此来迎接新年。

二十三以后,我们就正式开始过年了。

从二十四到大年三十,每一天都是好吃好喝的。

每天去一个亲戚家团年,有时候中午在大舅家,晚饭就在二舅家,每家安排一餐。每天都在忙着走人户,串门儿。

自己家也要安排一天,所有的亲戚,大人小孩儿都一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们就最喜欢了,好吃的,好玩的,平时难得一见的表兄表妹,都聚在一起了。

大人们都忙着在准备午餐或者晚餐,我们这些孩子们就聚在一起玩,时不时跑到灶屋,去抓点切好的香肠啊,猪肝啊什么的。

有一年我们去大姨家团年。外婆、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三舅、三舅妈等都来了,他们都在忙前忙后,准备中午的大餐。

我和表哥、表姐、表妹们在屋外的坝子里玩耍。因为灶屋里的灶不够用,大人们就在坝子里搭了临时的灶,我们玩耍起来,哪里顾得了那么多啊,疯跑疯玩的。

就在我们嬉戏追逐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我摔倒了,我的额头磕到了旁边的一口铁锅上。至今我的额头还留着一条疤痕,而且还有残留的锅灰在里面,我的朋友们经常都会以为我洗脸时没洗干净呢。

我们吃完午餐,差不多时间就要回家了。这时主人都会给孩儿们打发过年钱,相当于现在说的压岁钱。

拿着过年钱,我们就欢欢喜喜地回家了。又等着明天的到来,或者去亲戚家,或者让亲戚来我们家!

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都在走人户,吃大餐。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我们都是走路去亲戚家,再走路回家。

可能是一直在路上走,那时候的冬天没有空调,没有暖气,也不觉得有多冷。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也看春晚,还会吃象征团圆的汤圆,最后爸妈还会给我们压岁钱,虽然就几块钱,我们都会欢天喜地,开心一整年。

正月初一,我们都会早早起床。

初一早上,不扫地不倒垃圾。大年三十晚上集的垃圾越多,预示来年的财就越多。

初一早上,还会在屋前屋后洒雄黄酒,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初一早上,大人们还会拿着锄头,沿着屋前屋后挖一挖,为新年讨个好兆头。

这些都忙完了,就是准备早餐了。

初一早上,我们家都是准备两份早餐,一份汤圆,一份臊子面。这两样我都爱吃,至今我都很怀念呢。

汤圆是妈妈亲手做的。从磨浆到滤干,再到做成汤圆,每一道都是妈妈做出来的。那汤圆不是思念牌,也不是海霸王,而是妈妈牌的。

那汤圆的味道,也是任何品牌的汤圆都比不了的,只存在童年的记忆里。

还有那臊子面,哇,想起来就觉得香,是真的香!

臊子面的臊子,是用自己家的猪肉,切成丁,然后加上各种调味品,炒得香香的,然后备用。

接着再煮面条。面条也是自己家种的小麦,然后到加工坊加工的,那面条有浓浓的麦香,嚼起来有韧性。

待面条煮好后,舀一大勺的臊子浇在上面,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就上桌了。

那香气溢满了整个家里,那幸福的味道至今我都还记得,这辈子也忘不了。

吃完早餐,全村上下的大人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新鞋上街去。

平时宽阔的街道,早就挤满了人。从街头到街尾,再从街尾到街头,都是水泄不通的。

人们你挤我,我挤你,穿梭在人流中,越挤就越开心,从街头挤到街尾,再从街尾挤到街头。

在人群中寻找熟人,亲戚,同学等,见面说着吉祥话,互道新年好。欢欢喜喜过大年。

正月里,还会去亲戚家拜年。

正月拜年同腊月团年不一样,腊月团年不用带礼物,正月拜年就不能空手了。

一般拎两包糖就可以了,一包白砂糖,一包冰糖。条件好点的,会买包装精美点的颗儿糖,就像现在的旺仔牛奶糖和酥心糖那样的。

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后,年拜完,也表示年就过完了,大家又要开始一年的忙碌了。

一年又一年,年年都在过年。

如今过年,很多东西都不用自己动手做,花钱都能买到,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故乡的年,儿时的年,有腊香的年,是我一辈子回味的年。

齐悦梦想社群征文

齐帆齐自媒体写作第五期学员

相关文章

  • 齐悦社群征文||故乡的年

    这些年,四处兜兜转转,也见了很多地方的年,唯独故乡的年,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回味无穷。 离开故乡已经很多年了,在外过...

  • 齐悦社群征文//忆年

    过年相对于现代人来说,越来越少了那份期盼,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厌烦。人人都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 可不管是期盼也好,厌...

  • 差一点,我就想再也不写了

    昨天,我在写完异世界的征文后,决定把这周齐悦梦想社群的周更文完成。当我在完成齐悦梦想社群的投稿后,突然想起还要打卡...

  • 齐悦社群有奖征文

    人间最美四月天,它充满着春的气息,散发着梦想的味道。五月亦是风情万种,没有了四月的少年多变,只有如同中年的沉稳大气...

  • 齐悦社群有奖征文

    一、齐悦社群有奖征文 人间最美四月天,它充满着春的气息,散发着梦想的味道。五月亦是风情万种,没有了四月的少年多变,...

  • 齐悦社群征文//母亲

    一直想写一写我的母亲。只是怕文笔太拙劣,词不达意。迟迟不敢提笔。在我心里,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时值母亲节之际,母...

  • 【齐悦社群征文】洗澡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姥爷家。 农村不像城市里那样用水方便,就连自来水也是小学时才通上。华北平原夏涝冬旱,一入冬,自来水...

  • 齐悦社群征文||忆儿时的年

    01 过了腊八,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道路两旁挂上了红红的灯笼,公交站台也是喜庆的红,上班途中,总能碰见提着大袋小...

  • 春末夏初临五月,阳光暖风恰恰齐

    ——读简书大伽齐帆齐老师的优美文章《齐悦社群有奖征文》 春末夏初临五月, 阳光暖风恰恰齐。 青春热血激情有, 感恩...

  • 【齐悦社群征文】风吹麦浪

    芒种节已过,又是一个麦收的季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麦香的气息。 清晨,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站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金黄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悦社群征文||故乡的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mu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