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梳理
9、鼓励
李笑来老师会尽量的坚持的一个原则,那就是“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他这么做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因为小时候聪明又特立独行,和大多数并不一样,所以老师同学总会对他说“怎么就你一个人是这样呢?”
或者有一个什么样的新鲜主意时,只要讲出来,就会遭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冷水袭击,并且是反复袭击。
又因为他从小对自己的缺点很敏感,导致对自己的缺点几乎一清二楚,所以,又很难用幻觉支撑自己的自信。
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成长是非常孤独、痛苦且自卑的。
可因为他学习了概率学,所以得出了一个必然的结论:大多数人必然跟另外的大多数人不一样。
因为这种不同让人极度痛苦,所以大多数人挣扎着试图与其他人一样,不过,大家都失败了。不同时,笑来老师愿意接纳自己的失败,诚实面对自己。而有一部分人失败了却假装成功了,久而久之,装到了自己都信了的地步。
事实是,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你与他不同时,是拥有极其强烈的愿望为你泼冷水的。这几年夹杂了他的:怀疑、嫉妒、恐惧、愤怒。有时又会把它们包装成:关怀、爱护、友爱、帮助。
于是,他便决定要鼓励身边所有的人。
在他看来,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鼓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每当他对别人表示鼓励的时候,他几乎是看到对方产生一模一样的表情,先是惊讶然后感激。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成了 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有别人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
但是,我们却是另外一种人,不需要被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10、效率
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的有效率。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总是百分百的有效率的状态,那多半是要出问题的。就像始终使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
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上限的。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
a.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些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
b.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
要做一个正常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比如:喝茶、喝咖啡、喝点小酒、读报、看书、散步、爬山、看电视或者看电影、健身、约会…等等。
有些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学习上,那他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
有的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他就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
我们要做的是,首先,确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然后,做出选择。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选择意味着放弃。
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哪怕你觉得自己两件事情可以一块做,实际上,我们也已经不可能做第三件事情了。
如何规划:
按照黄金分割定律,如果一天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个小时。
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大概用6.18个小时去工作学习,而用3.82个小时去享受欢乐。
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大概用6.18个小时去享受欢乐,用剩下的约3.82个小时工作学习。
每个人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
那些打几天几夜麻将的人,每天除了吸毒什么也不做的人,长时间打游戏、刷抖音的人,这些人本质上是被自己大脑控制的人,而不是控制大脑的人。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是很健全,他们太容易满足于并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感官刺激,很少甚至无法感知那些需要通过复杂劳动才可以获得的那种心灵上的愉悦。
通过刻意练习,我们能做到摆脱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控制它;或者至少能做到部分摆脱大脑的控制,进而有一些控制它的能力。
如果我们每天都在做非常重要但却可能并无乐趣得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得控制,成为了大脑真正的主人。
那如何才能自己大脑真正的主人呢?
1、不要力求完美
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不一定要做到极致才可以。
有一个简单的算法:
如果满分是100分,按照黄金分割定律,61.8分是恰好的。因为61.8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才能得到。
例如:有些奥运冠军会因为有伤或是其他原因提前退役。他们也都有着超强的毅力。也有一部分冠军,也很可能根本就是在透支。要知道,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保持那些的状态。
2、不要设置太太高目标
有人半途而废,多半是因为目标设的太高的,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
快乐建立在自己的自知之明之上。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就不会白日做梦,好高骛远。
我没有别人优秀,那又如何?我照样过的很好,接纳自己的所有,平庸的人也有权利快乐。
有个刻意练习的小方法告诉大家:
用纸笔罗列出那些尽管无趣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情。
确定一件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儿。
在未来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这件事2个小时,3个小时更好。4个小时,你会被羡慕、被尊重。
也可以利用时间分割法:
例如:如果在这件事情上专注2个小时,即120分钟。可以把当天任务分解成6块,每一块用20分钟完成,每块中间休息5分钟犒劳自己。这样有效易操作,而且容易坚持。直到自己自如的专注于该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11、节奏
应该把生活节奏调整的慢一点。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例如,很多人都想要健身,可只有少数人真正的坚持下来了。
原因是他们在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的太狠了,狠到任何人都无法坚持下来的地步,然后自己就被吓跑了。
也例如,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有人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調的很快,自己很快就筋疲力尽,然后连滚带爬的下来,最后以失败告终。
而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是慢跑。慢跑到气喘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如果体力上还允许,可以尽量的快跑,10~15 分钟之内,或者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就可以消耗更多脂肪。
还有,长跑时需要刚开始保持体力,到最后的100米才开始冲刺。但有很多人都是前100米冲刺,后面索性不跑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凡是以“快”字开头的大多数最终都可能不了了之。也如笑来老师在之前章节提到的“速成绝不可能”。
正确的策略是:要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怎样的技能,然后确定那是一个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该计划。
二、金句锦集
1、永远鼓励身边的人。
2、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3、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成了 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4、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的有效率。
5、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上限的。
6、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
7、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不一定要做到极致才可以。
8、有人半途而废,多半是因为目标设的太高的,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
9、应该把生活节奏调整的慢一点。
10、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三、读书卡片
【最受益的一句话】
1、永远鼓励身边的人
2、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成了 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个人体验】
我经常会在公园里,大街上看到有人唱歌、吹奏乐器,演讲就会停下来听一会儿,然后为他们鼓掌,用语言和行动鼓励他们!然后他们就会报之以感谢。我觉得这就是能量的流动。
他们做的就是大部分人所不敢做的,每个为了自己梦想而付诸行动的人都是值得钦佩的,我看到的他们闪闪发光!
我和笑来老师一样,是那个愿意做那个鼓励所有人的人,并无时不刻在做这件事。如果语言可以为别人带来善意和鼓舞,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决定的话,我们何不给他们一些信心呢,有时候,踏出一步太难了…
生活太难了,我们需要为他加一些糖。
并且,我也深刻体会到这句“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成了 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慢慢的觉得自己内核越来越稳,我想我大抵就是那个最大的收益者吧。
【行动指引】
我愿意始终如一的鼓励别人。
同时也做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给别人力量也成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