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跟一个大哥一起吃饭,席间聊到了关于他未来的发展规划,他只跟我说了一句,他说,我不知道我五年后一定会干什么,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做点什么,而且肯定不是现在这个。
这个大哥的情况我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三十出头,毕业了以后进了某大型企业工作任职客服经理,生活中规中矩,说不上多富裕,但也算能过得去。听了他的话,我十分好奇,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笃定你一定不会干现在这个工作了呢?他说,我想在我心还没老之前做点什么。
紧接着我又问他,好,那么你告诉我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听完这个,他陷入了沉思,半晌没说话,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最后只憋出几个字“不知道”。我继续引导他,那这样,你告诉我你的兴趣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喜欢捣鼓电脑。然后就跟我讲了很多他以前做过什么事,特别是说起了电脑的配件,安装,性能什么的,简直口若悬河,我感觉如果我不叫停他,可能整晚上我们就变成一个电脑知识讲座了。我很奇怪的问他,那你当时为什么不考虑做这方面的工作呢?他回答的很无奈,为了生活,毕竟现在的工作的收入更稳定,也很可观。但是,他又说,可我并不能从我的工作中获得快乐,感觉没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业绩还不如把一个破废的电脑修好能更使自己愉悦,所以现在我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但我肯定不会再做现在这个事情了。
听到这里,我不仅想到我带过的很多实习生,当然我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一路走来从毕业到择业,再到迷茫,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样的感觉,我未来的路在哪里。我很多的同事也找我倾诉,说他们感觉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当时都是为了生活,盲目的择业,导致现在做着一份自己并不喜欢而且笃定自己不会有什么发展的工作。人近中年,弃之又无断腕之勇气,拖着却只能陷入更深的迷茫。甚至有朋友跟我说,我就是在假装的活着,没有勇气打破当前的平衡,因为担心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那么等待自己的将是更加混沌的世界。
的确,这确实是很多人的想法。诚如马斯洛需求模型中描述的一样,人的终级需求都是精神需求,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社会认可的心理需求。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浮躁之气愈发弥漫,信仰已然消逝,有多少人把金钱视为唯一信仰,又有多少人把收入的高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度画上等号。然而,事实却是如此吗?非也。如果以赚取金钱多少来评判自我价值实现与否,那什么标准才能算自我价值的实现呢?这样只会带来更多的空虚和落寞。所以金钱一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附带产物,切莫颠倒阴阳。我见过好多的实习生踏足IT行业只是因为IT行业的工资待遇要相较传统行业来说要高,我也不止一次的奉劝他们要三思而后行,入行之前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对即将要从事的事情充满了兴趣并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这个事情上同时能从中获取快乐,如果这三个问题的任意一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都会劝他们再考虑考虑,切莫盲目择业。其实现阶段的迷茫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当初的盲目择业,以至于在深入一段时间,痛定思痛,确认了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之后,这时候大多数人就会陷入迷茫,但此时已经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要么脱身从新开始,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可能后路会走的异常艰辛,要么就这样继续的保持现状,度过自己平淡的职场生涯,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并通过对未来的自己的想象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以后肯定要干点什么,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一定会做点什么。呵呵,多么像我那个大哥说的那句话啊。
夜已经很深了,我却没有丝毫的困意。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在谴责什么,只是对我自己前半生的一个总结,也是为我如今的迷茫寻一个答案,如若言过,切莫深究,笑谈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