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朴素电影(pusu_movie)公众号,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写在前面
挑了很久的选题,最后决定写一下切尔诺贝利事件(可能会写得很细碎,请见谅)。
201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4月26日设为“国际切尔诺贝利灾难纪念日”。
距离这个恐怖的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34年。当年发生的一切好像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时至今日,影响依然持续发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而我们也还是能从这个事件中得到教训,得到思考。
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发生后,出征的士兵1986年的4月26日,这一天应该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记忆。
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一
美剧《切尔诺贝利》
去年有一部很火的美剧:《切尔诺贝利》,这是一部由HBO出品的五集迷你剧。
讲述了于1986年苏联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其善后工作的故事。
这部剧刚出就直接引爆了全网,很多观众赞不绝口。豆瓣评分至今稳定在9.6分,有将近20w观众给出了满分的评价。
而IMDB 也有9.4分,该剧至今居于IMDB剧集总榜第五名,有45w+的评价。
关于讲述剧情的文章于已经有很多了,而且写的也都很好,这里不多提及。
这部剧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让世界各地很多不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人,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了这个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
通过那些场景和人物的还原与再现,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那场灾难的惨烈,能体会到那些经历这个事故的人的痛苦和无助。
也建议还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直接去看剧,毕竟只有五集。
电视剧总免不了虚构的成分,所以尽管剧集的大众口碑非常好,但是依然面临了一些争议。
BBC乌克兰语科找到一名曾经前切尔诺贝利的一个操作员,奥列克西·布鲁斯(Oleksiy Breus),向他求证这部剧中的虚构成分和真实的部分(以下采访布鲁斯内容来自BBC国际台乌克兰语科)。
布鲁斯说,这部电视剧逼真地重现了事故的惊心动魄,事故发生后的氛围,以及人们内心的翻江倒海。
他认为这部电视剧“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再现了那场悲剧”。无论是员工还是政府官员,当时的心情,还有现场的气氛,刻画得都很精确。
而且这部剧逼真地展示了核辐射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
大家都在说受到核辐射,皮肤鲜红,辐射灼伤,但从来没有这么逼真地展示。
苏联是一个极其诡秘的政权,管理混乱,沟通不善,也是造成如此重大核事故的因素。这一点剧中和实际情况也是一致地。
由此可见《切尔诺贝利》的制作团队还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去研究,所以才对事件有了这样精准地的把握。
不过,布鲁斯对剧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几位负责人的描述有不一样的看法:
他们的角色在剧中是扭曲的,失实的,就好像他们是恶人。他们根本不是那样的。
他心目中的迪亚特洛夫先生很严厉,可能在下属看来不友善,但时间长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就会改变:
操作员们都怕他。但是,不管多严厉,他水平很高,很专业。
布鲁斯认为,电视剧在塑造其他角色时自由发挥度较大。
比如,剧中一位核物理学家瓦列利·莱加索夫(Valeriy Legasov)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处理团队成员之一,但现实中他很少露面。
奥斯卡提名演员艾米莉·沃森饰演的角色,乌拉娜·霍姆克(Ulana Khomyuk),是一位前苏联核物理学家。
而这个角色是虚构的,不过是当时参与工作的多名科学家的综合体。
剧里有一个情节是他们在爆炸后,上到反应堆顶部去灭火。但这也是虚构的,确实有地方起火,但不是在反应堆顶部。
核电站附近有一个叫普利皮亚特的镇。
爆炸发生后,镇上居民都跑到铁路桥上去张望,完全没有意识到核辐射的危险。核辐射尘埃像下雪一样从空中洒落,孩子们在尘埃中嬉戏。
当时桥上看核电站起火的每一个人后来都死于核辐射。
但实际上那些在那座桥上看热闹的人,他们虽然受到辐射,健康受损,但最后还是活下来了。
剧中还有一群矿工在反应堆下方掘坑道的镜头,矿工们都脱得精光,裸体上阵,因为地下温度奇高。
事实上矿工们是脱了衣服,但不是那么赤条条的。而且他们的工作最后被发现毫无意义,因为反应堆的核六个星期之内自己就冷却了。
还有一个情节是三名核电站员工自愿到核反应堆下面的地下水管去打开阀门泄水,这需要潜水操作。剧里他们都因为核辐射病故。
但现实中,他们都是幸存者。而且事实跟电视剧里的自愿正相反,这只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潜水员安然无恙地从反应堆出来时受到热烈鼓掌欢迎的情节也是非常艺术化的,没有人会因为他们完成本职工作而鼓掌。
布鲁斯认为,这部剧的一个负面作用是强化了西方对前苏联的刻板印象:
有很多例子,都是典型的西方人眼中的苏联:好多伏特加酒,到处都有克格勃……这是这部剧不好的一面。
我们可以从布鲁斯的亲身经历和他对这部剧的看法看出,这部剧是基本还原事实的情况下,对一些细节部分做了合理地虚构处理。
但是因为西方一直以来都对前苏联有着刻板地印象,所以在一些细节展现方面比较主观,造成了一些人的不满。
但是总体上可以说是相对客观和真实地还原了切尔诺贝利事件。
二
34年前的今天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1986年4月26日于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反应堆破裂事故。该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最高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
事故的主因为反应堆进行紧急停机后的后备供电测试时,因操作人员的训练不足,最终使功率急剧增加,破坏反应堆。
由于缺乏严重意外下的多重防护措施,加上设计缺陷使大量的辐射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往后绝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归咎于事故中释放的高能辐射。
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剂量是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
被核辐射尘污染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超过33w居民被迫撤离。
很多人以为这场事故最大的受害者是乌克兰或者苏联。
但这次事故中最主要收到污染的地区是白俄罗斯,约60%受到辐射尘污染的地区皆位于白俄罗斯境内。
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大的灾难。
三
事故造成的影响
即时的辐射污染:因为大火引发的高温,让许多辐射物质冲向大气层高空,并向外四面八方扩散。虽然在事件发生之后疏散了反应堆周围的居民,但是辐射的影响范围非常之广,虽然有超过30w人脱离了灾难的威胁,但是仍然有是百万人居住人污染区内。
事故伤亡:核反应堆爆炸导致31人直接丧生,随后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又因为致命的核辐射丧生。估计的总伤亡人数达到9.3k,最新的报告指出1990-2004年间可能已经造成20w起额外死亡。
长期的健康影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切尔诺贝利以及很多附近地区的居民产生了长期的健康影响。有些科学家甚至担心核辐射会对当地人造成几个世纪的影响。
写在最后
在事故后,虽然隔离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却变成了部分野生动物的天堂。很多在隔离区内的动物比如老鼠,已经适应了辐射。
在这个对人类来说像挥之不去的噩梦一样的地方,却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已经在这里有了新的生活。
讽刺地是,人类建的核电站最终吞噬了人类自己。也许这也是大自然的一种报复和自我修复。
放射性核废料至今只长期储存放在地表,以及地质处置埋起来。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
这些人类产物在不断地对这个地球的生态产生影响,有些影响甚至会长达几千年。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为了追求科技进步,真的可以不顾一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