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妈前几天来我这小住,小区人很多。
一天晚上,老妈一瘸一拐,一脸不高兴地回家,问她怎么了,
“城里人太不懂事了,今天下楼不小心磕了一脚,趴在地上半天没起来,周围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没一个人扶我一把。”
看着老妈的伤势,又心疼又难受,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硬朗,真出点什么事我爹非打死我不可。我忙里忙外找药找毛巾,我妈还在边上不停抱怨。
“在咱们老家,只要有一个人看到,肯定过来帮忙,城市里的人就是不如农村人热情。”
经此一事,加上在我这连个说话的老太太都没有,老妈待着没意思,没几天就回老家了。
我一直很懊悔,也很无奈,但我对我妈说的“城里人不如农村人热情”这个观点一直持反对态度,今天看了一本书,终于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不是城里人比农村人冷漠,而是城里陌生人居多导致了“多元无知“效应。
多元无知,即每一个不明真相的人都想通过其他不明真相的人来判断情况,结果依然是大家都不明真相。它导致一个紧急事件被所有人解读为非紧急情况。
人是群居性动物,倾向于参考别人行动而行动。但挡多人围观时,却容易导致这种“多元无知”,原因有二。
第一,当周围有多个可能会帮忙的人时,每个人的责任感都降低了:也许其他人会帮忙的,也许有人已经这么做了。当每个人以为其他人会帮忙时,结果很可能是一个人都没有帮忙。
第二,在很多人围观一个事件时,围观的人可能有行动的愿望,但内心存在不确定性,为了消除自己的不确定性,就寄希望观察别人的反应,但相应的,别人可能也在观察他的反应,从而所有人都没有采取行动。
“多元无知”在陌生人之间最为显著,这是因为我们喜欢在紧急情况面前故作镇定、泰然自若,而且对不认识的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意图,具有防备之心,不太可能表露自己的关切表情。
我妈说“在农村,只要有人看到这种事情就会帮忙”,这是因为农村地方小,人口流动少,大家基本都认识,即使不认识的帮个忙也就认识了。
但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环境喧嚣,很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难以对事件本质做出快速判断。而且城市人口稠密,当人们看到紧急事件后,和其他人一起看到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城市中人口流动性大,围观的群众往往互相都是陌生人。
混乱、人口稠密、认识率低等三个城市的自然特征,最容易导致“多元无知”。
所以,不是城市冷漠自私,而是因为人多陌生。
02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2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
当年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很多媒体谴责国人自私自利,冷漠至极,见死不救。
“当一名受害者在痛苦中挣扎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旁观者伸出援手。”
不用说,这也是“多元无知”导致的悲剧。而且,“多元无知”非常容易引起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现象:如果紧急事件发生时,在场的人越多,主动挺身而出的人越少;而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得救的机会反而变大。
美国心理学家达利和拉纳特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假装癫痫病发作。当只有一个人在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为85%;而当有五个人在场时,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
在有多人围观的紧急事件中,观众想从他人的反应中确认事件是否紧急,但同时其他人也在确认,也在寻找社会认同;在陌生人面前,我们喜欢表现的冷静镇定,毫不慌乱,所以就没有人行动。
在这个心理实验中,几乎所有单独在场的路人都伸出了双手,足可以证明人们不是自私自利冷漠至极。
而且,在群体围观的事件中,心理学家发现,只要有人踏出第一步去帮助,人群会迅速行动起来,非常热情。
03 如何破解“多元无知”
认识到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不是因为他们冷漠无情,而是他们对情况不太了解,我们就可以采取正确措施应对了。
应对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旁观者明确的知道自己有责任担负起紧急事件的帮助,一旦他们了解这一点,他们的反应就会非常迅速。
所以我对我妈说,如果再遇见这种事情,你就直接指定眼前的一个人,用明确简短的指令让他帮忙,比如“戴眼镜的小伙子,过来扶我一把。”或者“穿花衬衫的姑娘,请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号码是XXXXX。”
当然,这一应对措施有所缺陷,就是类似“佛山小悦悦”这种情况怎么办?此时当事人已经没有能力对旁观者发出指令,没有能力向具体的人求助。
这就需要政府或国家的引导了,如果政府提倡做好事的人收到奖励,那么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多元无知”效应,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出头做事情,其他人会迅速跟上。
如果我们是旁观者,那么在其他人犹豫不决没有行动时,充当第一个行动的人也是非常提倡的。因为,
你的一小步,是别人的一条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