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很喜欢看武侠作品,潜意识中留存了这么一个认知:高手对决,谁的战斗意志越坚定,谁获胜的可能性就越高。既然都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程度,那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对决的结果。
所以有时候可能会可怜反派的小弟,主角的深仇大恨、英勇壮举,首先就得小弟遭殃,以显示其“文治武功”,但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以为拿了钱加油助威而已。可又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可惜这风险与收益的比例远远不对,不知道这些大哥有没有给小弟们买保险。
小弟是不是必须死,这大抵不是故事的重点,但不是所有对决都是叶孤城大战西门吹雪,凡人的七情六欲影响心智可太正常了,不然哪有那么多的复仇和要挟的戏码。如果真的是超凡入圣了,杀了全家还能放过他的江湖中人格局也太高了。我比较倾向正义执行,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以暴易暴、杀身成仁,原因很简单,这样才会有一场精彩的动作戏。
既然是武侠作品,当然得有点动作戏,全是文戏的话,那不变成披着武侠的言情作品而已吗,不伦不类,失望透顶。当然也不能一直打了,那会审美疲劳的。这不用担心,大部分的时候,反派都会死于话多,既然有这样一个设定,那反派死前一定就会有一段文戏了,不管他是在顺风还是逆风,大多数时候都会是在说他为什么会成为反派。可这也有矛盾,如果无法对反派产生共情,大家会说这个反派太单薄;如果产生了共情,可能会说这个主角动机不当;如果主角就是反派,可能会产生错误价值观;如果正反派都很饱满,可能会觉得矛盾冲突不够尖锐……
可惜的是,我大概既当不了主角,也当不了反派,可能只是反派花钱雇佣摇旗呐喊的小弟。故事的走向与我无关,是死是活观众也不会关心,强行加戏导演会喊卡,还会被骂,只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演好自己的角色。正如黄老爷的团练教头对“替身”所说:替他作恶,替他享福。
- 享福不一定是享福了,但既然是反派的小弟,作恶必然要做恶了,不然也成不了反派的小弟。
- 那既然已经作恶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也早知道。
- 可为什么一定如此,我命由我不由天,“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
- 如果无能为力,也自可以认为“恶人自有恶人磨”。
- 但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花娇艳,他在丛中笑……
可能我也没有认清:
对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出招要狠,犹如狮子扑兔,必尽全力。
或者
在擂台上,以命相博。是中国历来的陋习。可我们有另一种传统,叫‘以武会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