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又一部力作登上了电视屏幕:《都挺好》开播以来口碑日渐高涨,豆瓣评分达到8.5,热度居高不下,其中涉及的原生家庭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这不是阿耐的作品第一次搬上屏幕,我们熟知的就有《欢乐颂》、《大江大河》。
《都挺好》里的核心角色苏明玉出生在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这让许多观众想到了《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她们都是一个被原生家庭禁锢的女性,无论她走到哪里,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原生家庭都将一直影响着她,并且想要不断吞噬她。她没有办法,逃不掉,也改变不了。
第一集里,苏母对苏明玉的斥责和当年母亲对我说过的话实在太相似了,这让我对苏明玉的无助感同身受。
“我生你养你,你还想怎么样!”
“让你干点活就那么费劲!”
“你有什么委屈的,别人家不都这样么!”
…
而苏明玉在崩溃之后喊出的那句话,也是我曾对父母喊过的:“我要你生我了吗”
是的,作为子女,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我们选择的。然而出生之后,却要像还债一样任劳任怨“回报”父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想起了姚晨出演的另一部电影《找到你》,片中结尾曾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总觉得父母是最无私的人,其实父母是最自私的,他们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
苏明玉的父亲就没错了吗?当然不是。
每当家里发生争吵时,父亲不是看报纸就是去厕所,他没有对孩子的责任心,甚至没有对事情的基本判断。以至于当苏母突发疾病时,苏父完全慌了手脚,不知道打120,抬着苏母跑到门口打车,还被拒载了多次,最终延误治疗时机。
苏母去世后,苏父成了不懂事的老人,摆脱了媳妇的压迫,却把子女的生活搅和的乱七八糟。
在我看来,母亲的偏心,父亲的无能,兄长的漠视存在于许许多多的家庭之中。无人理解才是苏明玉形成冷漠态度的主要原因。大家对这个家庭发生的事情都选择回避或者不以为然,没有人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小女儿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语言上的安慰。即使在成年之后,他们的矛盾依然是不可调和的。
大哥备受宠爱长大,对父母恭顺到愚孝的地步。二哥擅长左右逢源,哄得母亲把退休金都补贴给自己,是个啃老族。而他们对小妹苏明玉的评价就是“性格奇怪,冷漠自私”。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小妹会这样,没有人觉得本该上清华的小妹被逼上了不花钱的师范学院是不公平的。即使明玉为母亲的葬礼出钱出力,却依旧逃不掉二哥的质问:
“你出点钱怎么了,你不应该出钱吗?”
“从妈过世到现在,你流过一滴眼泪吗?”
这样的胡搅蛮缠,这样的哥哥,苏明玉又能辩解什么呢?到头来又是一番争吵。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可有时候孩子想要的,只是更多一点爱和理解。
在我的家庭生活中,母亲永远是不容反驳的权威,父亲同样是个事事不理的隐形人。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总有忙不完的活。小孩儿总是想偷懒的,而这只会换来一场打骂。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没有开心的时候,那时候我以为是因为穷,才让母亲过的如此不快乐。后来认识了其他小伙伴,家里条件大差不差,可是别人家却总是欢声笑语的,很温暖。
我很羡慕,可是我不敢跟父母说。
后来就努力学习,希望能逃离这个环境。我以为靠自己可以改变家里的状况,我以为等我长大了可以和父母好好沟通,解开曾经的心结。
有一次很认真的跟父母谈论我认为小时候受到的伤害,母亲说,“谁家不是这样啊,不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即使到现在,工作了这么久,父母打电话也只会问一句“吃饭了吗”,他们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仍然一无所知,只知道定期给他们钱就可以了。
我一直孤独的生活着,这种孤独和苏明玉的无助很类似。没有人帮我规划未来,没有人听我诉说困难。我被一把扔进了社会的漩涡,靠自己的求生欲折腾的满目疮痍。我一边生活在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中,一边还要受到亲戚朋友的质疑:你都多久没回家了。你在外面忙什么呢?你小时候父母养你多不容易,你得好好孝敬他们…
可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早已经丧失了爱人的能力,你又如何让我成长为一名温暖热情的人呢?
我们习惯于歌颂父母的伟大,让很多人错以为自己只要养大一个孩子就是了不起的父母。
做父母是门槛最低的职业,没有人拿着标准考核他们。
但是做父母又是天下最难的事,因为这需要我们付出一生去承担。
《都挺好》的故事还在继续,很多网友都说,如果最后是圆满大结局一定不接受。是啊,这样一个让人心力交瘁的家庭,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怎么可能突然被感化了呢。如果最后仍然是苏明玉妥协了,又有什么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