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原创】2017年11月11日写于佛山,这是工具博士系列第20篇。
传统的加盟商制度,在过去的几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快速分发、融资、风险分担、品牌传播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良性循环,然而这种模式在如今信息透明化、市场快速变化、品牌迅速崛起的时代遇到了瓶颈,许多 厂家抱怨说,被大的经销商绑架,而许多经销商都说生意不好做,不得不寻找其它的生财之道。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过程中,厂家觉得自己要求经销商开店面、做装修、铺货是正常的,经销商挂羊头卖狗肉则很难理解,而经销商觉得,我付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帮厂家做品牌做销售,利润就这么点难以为继。其实市场的玩法早就开始在变了,方法我们不再啰嗦,但有一点变得更加清晰,就是用户的决定权比过去大大加强了。一招先吃遍天、一夜暴富的神话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市场跟进太快,以至于多数客户接触某类产品时,有太多的选择,客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选购的标准。
因此产品必须回到最初的原点:是否满足了用户的核心需要、价格是否合理,而90后95后消费力量的崛起,产品调性、快速便捷的服务有时也成为了选择的主因,这就要求企业的产品不仅要有工业时代的精细,还要有文艺复兴的内涵,更要有互联网时代的速度,粗制滥造、卖相普通的产品,未来会越来越找不到销路。
当然,今天我们主要还是讨论轻合伙人制度。
轻合伙人制度,可以用湖畔大学曾鸣教授的S2B2C理论来解释,S是供应平台,B是分销商,分发商,C是客户,这里说的轻合伙人指的就是这个B,在S的前面,还有一个厂家供应商。
未来任何的企业都可以做成一个小的S2B2C平台,如有能力可以整合行业资源甚至跨行业进行整合,但整合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客户C。
所谓轻合伙人制度,就是企业将核心的资源,向有能力推广公司产品的人或者组织半开放或者全开放,将企业与这些有能力者的能力重新整合,以更好的服务客户的制度。
举例说明:
某家具公司决定采用轻合伙人制度,向社会特定群体招收轻合伙人,如设计师群体,设计师在构思自己的别墅设计作品时,一旦发现业主所需要的风格调性与某家具公司的产品相吻合,即将产品放入设计作品中,通过合伙人推荐的销售,业主可以获得更多的折扣,合伙人也因为推荐销售了产品,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从而达到多赢的局面。
在上述例子中,还可以进行扩展如吸纳更多的供应商,让设计师在服务的过程中,让客户获得更多的价值,更好的品质,更低的价格。同时各供应商之间,还可以互相推介,抱团服务客户,建立共同体优势。
总结一下,轻合伙人制度:
1、轻合伙人制度的目标是扩大品牌在某个圈子中的影响力,更快速更广泛地接触客户。
2、轻合伙人属于类加盟商性质,但不需要像加盟商一样投资展厅和进货,属于业务订单类加盟,如设计师一旦有了订单之后选择了某品牌的产品,在成交之后给予提成奖励。
3、目前的现状是多数企业有推广的动作,但没有明确的落地的执行方案。建议将这块内容规范化,如给加盟商折扣多少,给轻合伙人折扣多少等。
4、轻合伙人制度的四步走,第一,吸纳轻合伙人,如设计大师、设计公司、装修公司等,第二,纳入更多的供应商,让轻合伙人享受更多的价格特权,建立平台,第三,利用平台吸引更多的轻合伙人,第四,分配轻合伙人给加盟商,完成线上引流到线下的动作,增强加盟商的赢利能力。
5、轻合伙人好处是平台能更深入地与客户接触,了解市场信息,把控终端销售能力,与加盟商制衡,增加与加盟商谈判的筹码。同时提升引流客户的能力,给加盟商实实在在的好处。
6、轻合伙人要考虑利益的平衡,尤其是现有加盟商(包括其它品牌供应商的加盟商)。
如果您对轻合伙人制度有兴趣,这里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探讨,欢迎微信交流~~
网友评论
1.S2b中的s是不是供应链平台,如果s前面还有供应商,那应该怎么表述?
答:这个S前端的供应是否可以用Factory,工厂来表述,S2B2C的模式,不是要干掉经销商,而是要为F寻找到最佳的径,比如说小卖部和商超的存在,比如我们买一瓶水,暂时的条件还不可能在网上下单,然后马上就能快递到,客户对便捷购物的需求是小卖部存在的理由。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环节利益的重新分配是必然的。
2.S2b要链接在一起是不是必然需要价值互补,而且是为对方提供的东西都是对方迫切需要的?
答:曾鸣老师也说过,S要可以直接服务客户,加入B,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毕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在全国开直营店,而且直营店也是需要投入的。因此,合作去开拓市场是必然的选择,降低风险。在上述设计师的案例中,设计师已经是客户信任的了,那他与客户的关系比陌生厂家第一次与打交道的关系就会更好,由设计师推介,或者利用设计师的设计说服力引导客户购买厂家的产品,成功率会更高。客户不买A厂家的产品,也要买B厂家的产品,所以需求是确定的,只是比较两个厂家的产品,哪个更符合客户的需求了。
3.如果上面的逻辑成立,那有几个问题:
(1)基本的出发点:对于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企业是不是最需要现成的设计图例款式?而对于设计师他能为别人提供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答: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企业无法全部都生成设计图给客户参考,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只能根据产品的特性做出一个样板图,现在有很多定制家居的软件,如三维家、乐家科技 等,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降低沟通成本,现在这些软件在往全案方向努力,比如在设计完之后,出效果图施工图,客户可以直接在效果图里下单购买。
(2)外部设计师如果只能提供其他家具公司的款式之类的价值,这种价值制造公司内部是不是也可以解决掉?如果这样的话能紧密联接起来吗?
设计师与客户的沟通,不仅仅是款式,而是设计师能否提供一种超越客户想象的设计体验,或者说,设计师能否把客户心里想要的效果做出来,并能把它落地为现实。设计师这个行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厂家的产品与客户的需要有差距,厂家如果要生存必然是社会大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结果,但客户的需要却是整合能力的体现,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需要有中间环节进行连接,更贴近的话说,企业要有C2B的服务能力。
(3)如果提供的不是企业最需要的价值,那多一道环节的成本谁来承担?怎么实现客户的低成本?
这个环节是否多一道,不敢一概而论,刚刚也说,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实力和必要在全国建立直营店,有些产品不足以支持一个单独的店面费用,所以必然要选择整合或者被整合。客户的成本不仅在于价格低,还有方便性,使用的质量和体验,性价比是粗制滥造时代的标志,现在人们更倾向于花多一点点的钱,买到更好质量的产品,质价比是现在的消费主流。
其次利用多一道环节,一方面快速到达用户,减少沟通谈判的难度,第二方面,与合作者分利,让更多的合作者推广产品,不见得是得不偿失的,第三方面,在模式的设计上,让合作者拥有的特权,可以使没有特权的用户,享受更多的利益也是可能的。不是每个人都认识老板可以打折,据我所知,找到老板的,很多都是原价购买的,可能还更贵,因为老板之间在价格这个层面谈就有点LOW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