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关于破除免费金钱思维的干货入口。
下面开始剖析“我”的内涵:
1.关于免费的知识付费思想
一个好的、可以共享的资源或者思想,它必然是经历了很多人的打磨,凝聚了别人的心血。为别人的时间、精力还有我们的知识成本付费,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操守。
2.蹭资源的短视行为
有时候,我们为了省钱,会充分利用起自己身边的资源,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但很多情况下,确实很不好!打个比方:你本来想要花几百块钱报一个专业游泳课,但是一想到身边某个关系好的朋友会,就想着要不省了这笔钱,让她教你算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只能迁就她的时间、迁就她的状态,而且学习的时候,你也肯定会抱着一种“对不起打扰你了”的心态。
很多时候,你翻一翻账单,你会发现,你在淘宝上因为一时欲望花的钱,远远超过你犹豫要不要付费去获得技能和资源的钱。
3.你是否欠了很多人情账?
在中国这个以人情社会为底的大环境下,我们总是觉得“熟人”是最可靠的,所以做事也容易相信“熟人”,还觉得自己赚了、省了。
实际上,在节省经济牵扯的情况下,我们依靠一种人情关系来推进一件任务或者工作的进行,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这背后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你必须安抚他们的情绪,考虑他们的工作量,体会他们的感受……而且,因为他们是你的“熟人”,你得罪不起,没法坦率提出你合理的需求,达到一种合作的平衡。省了钱,也占用了你大部分的精力,甚至让你觉得很累很疲惫。
相比人情,雇佣关系是最飒爽的关系,它会让你们双方都绽放出最舒服的工作状态,合得来,就继续;合不来,各自散伙。
天下从无白吃的午餐。愿我们都能“舍得”花钱,用钱把自己花“活”,而不是因为一点小钱、因为一时的免费,多赔进自己的精力让自己疲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