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樊登读书会上听到的新书《能力陷阱》,非常受启发,这里截取其中的一个点来分享。
我们都有擅长做的事情, 于是乎我们不停的去做,因为它能够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久而久之,我们只会擅长的这些事,这个闭合循环就像吸毒一样,而且让我们产生误区,让我们相信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投入时间的。
那些擅长的事务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让我们无暇顾及其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就这样被自身的优势和最擅长的技能禁锢住了。当我们努力为自己期望的结果努力时,能力陷阱就出现了。
那如何才能摆脱能力陷阱呢?有三个方法:一是重新定义你的工作;二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三是改变做事的方法。这期先介绍改变做事的方法。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真实性陷阱。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要根据环境来变换自己的风格,会使他们远离自己最自然的风格,这对他们的真实性是一种威胁。其实他们陷入了真实性陷阱,因为他们都是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而认为改变会失去真实性。
避免真实性陷阱的核心在于扩展自我的概念。斯坦福心理学教授黑兹尔·马库斯关于职业的研究发现,人们对自己的身份不仅仅基于过去和现在的自己,还同样基于对未来自己的展望。潜在的自己会引导现在的你的行为,从而使你渐渐朝着理想的自己而努力。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点来出发,改变你的做事方法,进而逐渐跳出能力陷阱。
一是做一个随机应变者。与坚持"真实者"相比,随机应变者能更加自如地适应环境的需求,同时也不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很虚伪的内疚感,因为他们有自己核心的价值观和目标,所以不担心转变对自己造成影响。简单举例来说,就是在不同的场合表现不一样的适合那个场合的自己,这并不是说要不真诚,反而是因为你自己知道如何趋向真正的目标,并且不再试图保护自己过时的人设。
二是像艺术家一样偷师学艺。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无法做到彻底的原创。模仿榜样是一个很好的转变进步的方式,模仿借鉴有一个诀窍,那就是不仅要模仿一个人的全部,还提取不同人的精华之处,经过修改之后形成自己的见解。作家威尔逊·米茨说过,如果你模仿一个作家,那就是剽窃,但是模仿多个作家,那就是研究。这一点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尤其重要,寻找那些真正让你学习的人群,从每一个优秀的人身上获取特长并为自己所用。
三是灵活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每一天丰富着内容,当我们在设立新的目标时,我们的人生故事也应该要随之改变,这样你的故事才能与新目标相关,从而赢得生命中周围人的共鸣。我们绝不是编一个故事,然后选择性地讲述那些对自己产生积极影响的故事。记住,你的故事就是你的全部,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剧本。
人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那么从现在开始,放手去改变,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