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论调击中了很多人的心,在一天一本,一周一本,可是一阵子过后,没有发现自己预期的改变,有没有增加收入什么的,最后不了了之。就像《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在书里提到他正准备独立创业的时候,看到一本书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
于是他认为,即使无法立刻创业成功,只要模仿成功人士的做法,总有一天我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于是那一年里作者读完了300本书。然而不管作者怎么拼命地读,感觉还是完全记不住,读过即忘。
大岩俊之:Role Job 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1971 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分别在电子部件制造商、半导体商社等 4 家公司担任法人销售。在以上公司任职期间,销售额年均增速 1.5 倍,并且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第一。他在学习各种速读法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了所有速读法的极限,因此致力于开发谁都能掌握的、并且绝不会遭遇瓶颈的读书法“缓速读书”,举办了许多场演讲。2010 年正式独立创业之后,作为开发读书法、思维导图、各种记忆术等能力的讲师,开展了更多的读书、讲座活动。2013年起,成为指导教学的讲师。
《实用性阅读指南》用大量的书和实例讲解作者自己如何做笔记、如何牢记书中的内容以及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
阅读目的→读书笔记→如何记忆→行动,这是作者给到的读书方法也是本书的逻辑主线。
一、确定读书目的,并且把读书目的与“行动目标”设定的相近一些,这样带着主动意识去读书会更加专注,也会更容易有所收获。
书中作者用自己想要换辆箱式旅行车的例子,来说明确定读书目的对于有效率地阅读的重要性。在对箱式旅行车关注之前和之后,在马路上跑的箱式旅行车的数量根本没有变化。但是由于想要换车,作者几乎每天都在看箱式旅行车的讯息。于是发现周围原来“跑着这么多旅行车”。
同时,作者不仅告诉我们确定读书目的的重要性还给出了确定读书目的的方法,这个对于刚开始进行阅读训练或者刚开始要读一些书或者读来读去却越来越迷茫的人来说,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比如:如何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给出方法是:
先想好关于书本的“问题”,然后在书本中找出应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里还给出的找到问题的技能操作步骤:
1 、清楚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
2、概览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大概了解输的内容;
3、确定问题(考虑深入阅读的目的)
二、边读边做笔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整理知识和信息,帮助记忆。
然而,读书笔记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硬伤,那些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应该是绝大多数连读书笔记都不能坚持的人。因为毕竟总结整理时间麻烦事。
可是这也是读书、读书,只读不书的第一个“不书”
在那么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中,作者最推荐的是“思维导图”。
作者也在书中对比如划线、折页、便签等方法进行了列举。但作者更是用大量的篇幅对“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了详解,并且作者总结了思维导图的种种好处:
整理思路;大幅度提高构思水平;提高记忆力;容易产生新的创意;可以简短地总结大篇幅信息;图表等增加视觉效果,让人一目了然;可用于演讲、会议、项目管理等,应用范围广。
书中给出了两种思维导图的方法:
一是按照阅读目的制作读书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分为书籍信息、阅读目的或深入思考的目的、答案、总结等几个分枝。这是一个高效的好方法,想要快速阅读时,可以采取这一方法。
二是将书的全部内容整理成一幅思维导图。这一方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打,但是对于之后的回顾和查找信息作用很好。
三、关于记忆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也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出大脑快速遗忘的过程。记住之后没过多久,大脑就开始快速遗忘。20分钟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过后,甚至会忘记74%的信息。
《实用性阅读指南》里也简单列举了各种记忆的方法,但是也仅限于简单的列举和举例。如果是需要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深入学习的话,可以通过书中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再找到刚兴趣的方法进行学习。
当然也提到有意识地输出,即读书、读书,只读不书的第二种不书“向他人讲述”和“写下来”,这也是更容易记忆书的内容的方法。
而我也认为“写下来”,更有利于对书中的内容或者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并进行反思自己的观点。更有利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吸收。
四、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
实用类书籍都是作者积累了几十年的知识、技能,就像本书也是作者大岩俊之对阅读方法进行学习并成功创业的知识、经验总结。
这一部分就是活生生的经验总结。
作者给出了从书本上按照SMART法则设定行动目标的方法,作者通过这个方法确定了“创业两年后,年收入达到500万日元”的行动目标。并一路将付诸行动的具体目标设定程序给出。从行动目标、具体执行目标到将行动细分成从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也就是行动清单。
作者说:迈出第一步,也许是最困难的,但是大多数人“在行动之后都会有好事发生”。
《实用性阅读指南》可能没有讲很难或者很详细的具体哪一方面,很多人看起来会觉得每一部分都很浅显,但是作者是通过自身经历把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分享,而且不会让你觉得很难,这才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我试着将这本书进行总结和提炼,并进行分享,期待着好事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