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车路协同提的比较多,正所谓,“聪明的车+智慧的路”。但从整个交通系统而言,光有车、路是不够的,还需要将人纳入考虑,因为交通的本源来自于人的需求,人也是交通系统重要的参与主体。
今天在“大湾区”交通论坛上听了靳文舟老师对未来交通系统的研究,很受启发。
他提出,未来智慧出行有5项核心功能:
1、实时感知每个人的需求
2、识别所有服务工具的状态和未来的使用情况
3、针对每个出行者的需求提供靶向服务方案
4、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出服务方案(包含收费)并征求意见
5、执行过程中随时沟通,尤其是接驳引导。
从研究视角来看,车与路的协同是技术问题,因为毕竟两者之间没有人这一个不确定性的要素。人与车、人与路的协同却因为引入了人这样这个要素,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还涉及公平性问题,而且从人的角度,人不可能先机器一样持续的与车和路保持沟通,需要借助于手机——“人体新增的器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