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换种方式学数学婚姻育儿
正经科普:不要小看孩子的逻辑——美国标准4

正经科普:不要小看孩子的逻辑——美国标准4

作者: 成就数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15:51 被阅读49次

正经科普:不要小看孩子的逻辑——美国标准4

终于完成了学习方法部分的解读,接下来要进入第二部分“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如果你看过这个系列的“开坑之作”,就会知道这个部分有些变动。我必须承认,在那篇文章里我忽略了一部分内容,不过不用担心,我已经在这篇文章里修正过来了。细心的你可以试着找出这两篇文章的区别。

标准B.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包括了四个学习进程——因果及影响;特点、分类和模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的行为表现。虽然我在第一篇文章中已经感叹过了,但是今天我还要在这篇文章中再感叹一次:美国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

看看上面这幅图:半岁的孩子要懂得“因果关系”?“分类”要从小婴儿开始要求?这么说起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不然,不信,我们继续往下看。

B1.因果及影响

半岁之内的孩子们对自己行为能产生什么结果表现出兴趣,对于那些“意外的发现”也是好奇心十足。到了一岁时,孩子们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动作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结果,也就是对因果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如果我拨动拨浪鼓它就会发出咚咚的的声音)。在一岁到一岁半期间,孩子们会去观察别人或者按照别人告诉他的去做,他们会模仿别人的声音和动作。两岁的孩子会重复一些动作,并会留意这些动作的结果。再大半岁的孩子们会做出不同的动作和行为,而且会观察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结果(他们会更用力地锤一些东西,想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变化)。等到了三四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用品,并且会和别人交流自己行为造成的影响。到了五岁,他们学会了用同一件东西做不同的事情,并且会观察这样做不同的效果。

B2.特点、分类和模式

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就可以在自己周围的环境中能够认出自己熟悉的人和物(例如:能够注意身边的各种人和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出生一年后,他们对新奇的东西会产生兴趣,并且会发现物品与之前自己熟悉的东西之间的差别。又过了半年,孩子们会将看起来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分类)。两岁的小家伙们已经可以将周围的的事物分门别类了(例如,自己的玩具里面哪些是小汽车,哪些是积木);他们学会了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例如: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三个物体摆放在一起)。三岁半时,他们已经能够辨认事物之间在不同特性上的区别(例如:质地、颜色、形状、大小)。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辨别事物、人、声音等在某种特性上的不同点和相似的地方(例如:颜色是否一样、声音是大还是小);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会认识到周围的日常事务、物体、以及声音的一般规律,或者说对事情发生的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调皮的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身边的物体,来向人们演示事情发生的顺序。等到了五岁,他们会比较不同的物体、人、事件、以及声音的特点(例如:哪种声音更大,哪个更多,哪种少一些);学会了利用自己熟悉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并且学会了怎样推理(例如:“如果规律是每隔一天去一次图书馆,那么昨天去了,今天我们该……”,他们的小脑袋里会充满诸如此类的想法);当他们觉得某些事情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或者得到的信息不对称时,他们会质疑该事情的准确性,并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在课堂上,当老师给他们讲的和父母告诉他们的不一样时,他们也许会提出质疑)。

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美国人对孩子的解读越发细腻,也非常尊重。我们中国的孩子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反而是我们这些大人,输在了对孩子的重视上。仔细想想,咱们的孩子一样可以做到美国标准中的“因果关系”、“分类”,只是我们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也不会注意到这些。

本来是本着开心一下的心态开了这个坑,结果到现在显得越发沉重了。真心希望世界上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被我们这些“愚蠢的大人”小看了。

顺便提一句,我把这套“美国标准”的原版文件挂到公号上了,有需要可以关注“成就数学”自己下载,暗号“美国标准”。

关注“成就数学”,回复“美国标准”,获取原版文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经科普:不要小看孩子的逻辑——美国标准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so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