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冯友兰

作者: divining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5:44 被阅读42次

本周读了冯友兰的《哲学是一种信仰》。冯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所著《中国哲学史》是一部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冯友兰先生学识渊博,这使得他的书不是那么好读。一来,冯先生书中“形而上”的内容很多;二者,冯先生很喜欢“用典”,有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会大篇幅引用古籍或是外国著作中的词句、段落。对于像我这样,古文和哲学水平纯属“三脚猫”的读者,确实有难度。这本书初拿到手时,翻了几页颇觉无趣,大抵就是应了上述两条。

不过读书还真是讲缘分,就在我打算缴械投降,将本书完璧归赵于图书馆时,手边一本在通勤路上看的书正好结束了,正好手边没有别的书,就拿了冯先生这本,权当在上班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打发时间。这一“打发时间”可不要紧,这本较之其他散文集颇为“晦涩难懂”的书,竟被我读出了一些个趣味。

首先我决定从俗,先说说这本集子中的主要观点。读过冯友兰先生其他书的作者可能对冯先生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这一概念并不陌生。冯先生用了很多篇章来论述这个观点。什么是人生四境界?冯先生认为,人生四境界乃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者,生活行为顺应自然,但并不明白活着之目的;功利境界者,以自身的利益为生活的目标,虽然其行为有时也利于社会大众,但其根本出发点,仍是为了自己;道德境界者,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认识,同时对所处的社会也有所觉察。其行为的出发点,为着的是“全社会”的“利”;而天地境界者,其事业不仅贡献于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唯有“圣贤”二字可配得上。

人因处于这四种不同境界,虽在同一个宇宙,但所能见的,所能觉察的却大为迥异。而这四种境界之间,往往可以随着人生阅历的提高而互相转化。冯友兰先生博学多才,在书中旁征博引,论述极为精彩,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拜读冯先生大作,我在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不过让我读来颇觉有趣的,倒是书中本不起眼的零星几句。

其一:自有仙才自不知。

这句话本来在书中用作对某些处于自然状态者的描述。可能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赋,但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才能。读起来非常可乐。想想看,有”仙才“,还”自不知“,大概其,就仿似是没参加选秀之前的”大衣哥“吧。这种人,不光是仙才”自不知“,而其身边的普通大众,估计也是”不知“的。

其二:曾无一策匡时难,只有一死答君恩。

这句话是说,尽管才能不够,但做事确实尽心尽力了。结果虽不圆满,但于道德上无所亏损。譬如古时臣子,兵败而殉国,虽然战败了,但精诚报国之心却是圆满的。又如当代人做事,虽然可能并没有成就什么伟业,但若出发点是好的,过程中也付出了百分之一百的努力,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人生经历上的”圆满“。至于书中提到古代臣子若守城将败,往往不忘跪下朝着北边拜上几拜,口里有云:”臣力竭矣“,读来十分传神。

其三:尽伦尽职。

这个观点我很喜欢。意思是无论你在什么位置上,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到自己的职责。上班无论职位高低,能够做到努力工作。在社会、家庭中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能勤勉尽职。这就是好的,成功的。眼下社会上浮躁风气日盛,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者,其实也并不太多。

其四:酒有别常,诗有别才。

冯先生赞同后天的教育只是引导人发挥其天赋,并不是用于“创造”天赋,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其四:这一条就比较好玩了。问:如何在古代做一个风流名士?答:”常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

读来好不可乐。

总之,冯先生的《哲学是一种信仰》可能并非是一本能让人“一见钟情”的书,但却是一本让人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深思的佳作。

相关文章

  • 趣读冯友兰

    本周读了冯友兰的《哲学是一种信仰》。冯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所著《中国哲学史》是一部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冯...

  • 读《冯友兰散文》

    拖拖拉拉许多天,终于在半醒半梦半精读半浏览的不良状态中读完这本《冯友兰散文》。理应写一篇读后感,却因读得...

  • 读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境界》有感

    (一)什么叫“人生的意义”? 读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境界》如醍醐灌顶。 关于人生的意义,冯友兰先生如是...

  • 我们都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都要过好自己的人生 ——读《冯友兰:一种人生观》 文/苇眉儿 早就知道冯友兰老先生的名字。今天读到他的《一种人...

  • 中国没有哲学家吗

    本周共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这是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冯友兰先生写的一本小书,算得上是一本中国哲学的科...

  • 读《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因为学校图书馆可借的最新的只到第二版,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这种书,时间并不会读者带来多大的不来源于我自小就喜欢问自己...

  •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

  • 读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很棒,中国哲学很糟。 先说中国哲学简史很棒,借用自序中先生原话并补充我的感受,可以用十六个字评价本书:...

  •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一个比较简练通俗的说法:哲学是帮助人们梳理较为系统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冯友兰告诉我们,...

  •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读冯友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sv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