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着眼前的忙碌与苟且,我们总是羡慕着别人的诗与远方。
那么,我们所在的地方,或许也是别人的诗与远方吧。
如果是这样,就让我带你来看看我的城市,我的大敦煌。今天,我们就先看看敦煌城标反弹琵琶伎乐天。
这也是敦煌网红打卡地之一。清晨来上班时,我看到有几个游客在拍照。其中,一个身材曼妙的女子,还摆着反弹琵琶的姿势。想来,她发的朋友圈肯定定位在敦煌,也会收获一片点赞吧。
这个城标坐落在敦煌的市中心,也是敦煌最繁华的地方。我每天上班都能看到,看到她每天都微笑着迎接太阳的升起。
先上图。

这张图片,是我随手拍的。是1998年6月以花岗岩塑材重塑的,高13.5米。想来,1998年我刚结婚不久,正沉浸在新婚的快乐之中,貌似都是很遥远的记忆了。
之前的雕像比较矮小,已经移到敦煌公园了。这个反弹琵琶伎乐天造型,是敦煌艺术中最为杰出优秀的部分,也是敦煌艺术中永远的符号。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就可以看到雕塑家满头大汗,绘质塑容的情形了。
查了查资料,才知道,这个反弹琵琶伎乐天,来源于莫高窟中的112窟中的《伎乐图》,是这个洞窟中《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属于唐朝的壁画。
其主要描述一伎乐天天神,随着仙乐翩翩起舞。蹈之舞之,鬼马精灵的她忽然淘气地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记得有一首古诗中的两句:“天山雪厚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一般琵琶都是这个姿势,得抱着。而反着弹,还弹的非常好,就出乎意料了。古代的画师就是抓住了这个瞬间,因而惊艳了千年,点亮了敦煌。
下面就是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图。
前些天,我介绍过敦煌有名的雕塑家杜永卫。而,这个雕塑的作者却另有其人。他就是孙纪元。他出生于西安。曾经在敦煌莫高窟研究院工作过,也是有名的雕塑家。后来调到了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所。而,这个雕塑,是他留给敦煌这片土地的最深情的礼物。至于,他的求学经历,创作雕塑的发心与过程,可能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相信,他的名字一定会伴随着反弹琵琶伎乐天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流传。
几乎,每个来敦煌旅游的人,都会在这个雕塑前留影。不然,怎么能证明你来过敦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