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在出生之前被询问要不要出生。
如果因为没有机会选择出生而耿耿于怀,
那只能对你说“万分遗憾"了。
“因父母自私而被生下来受苦",
请问,什么是受苦。
生下来不健全的,
出生后因自身伤病或天灾人祸而出现残障的,
出生在贫困与战乱中,在饥饿、动荡、恐惧中求生的,
这样的人生,是否等同于受苦,
这些孩子,
是否理应抱怨“因父母自私而被生下来受苦",
是否理应向父母索要补偿,
电影《何以为家》中的情况除外。
再请问,这些是受苦吗:
蹒跚学步时摔着碰着,
一生中难以计数的发烧头痛打针吃药等疾病伤痛,
一生中无法估量的学习、考试、工作、人际交往中的竞争及压力,
友情、爱情、亲情各种为情所困&所伤,
被人误解、陷害、羞辱、孤立,
亲友离去……
这样的人生,是否也等同于受苦。
其实,有上述经历的人,组成了地球上所有的人,
包括我们自己。
应该抱怨吗:
父母多无能啊,无法预知先天性及后天各种疾病,
父母多无能啊,无法预知有没有天灾人祸,
父母多无能啊,无法为孩子排除一切的不开心、不顺利、不舒服,而只留下开心、顺利、舒服给孩子。
人生是如此的辩证,欢笑悲伤、幸福痛苦、成功挫折,都是相伴而生,
世界也是如此的辩证,阴晴圆缺、潮起潮落、晨昏交替,都是双双对对。
所有的孩子都受过苦,
苦是人生必须的功课,
所以,都应该怨恨父母吗,都应该要求父母补偿吗。
很多人,包括你,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爱,
因为相爱而建立了家庭,
因为延续家庭和传递爱而孕育了孩子。
孩子在父母亲人的爱中长大,
尽管有时因为相互的交错,因为差异的不调和出现了分歧、矛盾甚至语言和肢体的冲突,
爱,是始终存在的。
父母能做的,就是爱、生、养、教,如此而已。
生而不养,
养而不教,
教而不严,
不尽父母的职责,
才是孩子最深重的苦。
这样的父母,才应该被追偿!
反观孩子,孩子应该做什么。
感恩,努力,
不抱怨,不懈怠,
不挥霍人生,不糟践自己。
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
都是在描绘自己的形象,
想一想,
我们都是什么形象。
那不是化妆品妆点的形象,不是各种APP 美化的形象,
那是我们最真实的灵与肉的形象。
你的生日到了。
有人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
事实上,没有几个母亲会这样想。
就算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生下孩子,
就算牺牲自己也要留下孩子,
就算孩子是魔丸也依然爱孩子,
这是绝大多数母亲根本无需思考的本能选择……
我们选择不了出生在哪里、何时出生、谁做我们的父母,
但我们知道,
父母给我们的,
都是他们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的东西。
爱、信任、支持、理解,
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扶持,
在我们遭遇困境的时候抛下自己的一切、不管多远也会赶来援助,
以及他们的善良、坚韧、勤俭、勤奋。
他们优秀的品质,
已注入我们的血脉中。
他们是旗帜、标杆。
高山仰止,
一辈子,都在向父母学习、致敬,
都在回报他们的恩情!
谈谈我自己。
也曾挨过打,鼻血染红了脸盆,
也曾被训斥过,
也曾瞪着眼睛与老爸对视表达不服气,
有一段时间(青春期初期)还曾莫名其妙觉得家里重男轻女……
还有, 和大院里的同学一起上学,她半路用零钱买瓜子而我身无分文有点尴尬,
上学时穿我妈的开襟盘扣衣服,被同学笑话是“阿庆嫂"(一直没敢问"阿庆嫂"是谁,那时没有百度,给我起外号的人比我知识丰富),有点羞臊。
甚至,别的女同学早就穿上的小背心,是我鼓了N次勇气之后提出要买才给我买的……
俱往矣,那些小苦恼、小心思,早就无影无踪了,
留下的,
唯有努力,
唯有感恩,
如此,才能不辜负父母生我、养我、教我、帮我!
你的生日到了。
血脉相连的我的骨肉,我的孩子,
我永远爱你!
希望你,
有爱、有情、有义,
自重、自强、自立,
深深地,祝福你!
你的妈妈
2019年 热得似乎不寻常的秋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