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 经 感 悟

作者: 田野TE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09:15 被阅读0次

罗马书3章4节:“不如说,神是信实的,人都是说谎的。”

      这节经文向我们宣告一个原则性的问题。究竟是“神的话”可信,还是“人的话”可信:

      有人说他找到了真理。圣经上说:“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耶稣说:“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人类坠落在罪里,没有明白寻找神的能力,除非神找人,把祂启示显明给人。是神先爱我们,不是我们先爱神,是神拣选了我们,不是我们拣选了神。因此,若有人声称找到了真理,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有人说他得到了启示,说预言,或神给他说了什么话…听见了什么声音、作了什么梦…等,这是不可靠的。圣经说:“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太11:13)。新约圣经只有一卷启示录。“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启22:18一19)。《圣经》已经完整,不可加不可减,若再有启示就不是一卷启示录了!

      理性主体思想的危险:是用自己的理性主导圣经,不是以圣经主导理性。往往以推理,逻辑性思维理解圣经。本应是以圣经为主体,以理性为客体,就是人的理性要顺服圣经(真理)。而一旦理性为主体,就以自己认为对的为对,不以圣经的原意为正确。进而以自己为主导就越认为自己的对,就会形成固执化、绝对化,甚至成为异端!因为圣经本来就是“主”,神给人造了理性(思想),主是造物的主,理性受造的,本当顺服主,理性的聪明却自己作主,用圣经维护自己的理念,以致本当顺服圣灵的理性,却让圣灵顺从自己的理性,以自己为主!就不会高举圣经(圣灵),而是高举自己的理性和聪明。就如那个受造坠落天使一样!

    方言——是一种恩赐,是圣灵所赐。在恩赐里是最末的。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别,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林前12:4一6)。

    方言只是一种恩赐,不能代表圣灵。我们不反对说方言,也不提倡说方言,因为这是圣灵的工作,不是以人的好奇和追求能得到的。圣灵赐下方言的恩赐是彰显神的作为传福音,不是传方言(有的人给人教说方言更是大错了)。所以那说方言的,就当求着能翻出来。不然只对自己说就行了!所以保罗说:“我感谢神,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林前14:18一19)。“参林前12章28一31节),“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39一40)。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约翰福音6章63节


相关文章

  • 🌵 读 经 感 悟

    罗马书3章4节:“不如说,神是信实的,人都是说谎的。” 这节经文向我们宣告一个原则性的问题。究竟是“神的话...

  • 书读、感、悟

    此书宜焚一炷清香,煮一杯香茗,伴着那绵雅起伏的古琴声,净心、静心,细细品味。 品:字之妙、词之美、情之深、语之切。...

  • 读 文 感 悟

    看了这文章《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爱》,心被触到了点。自己何尝不是这样一路走来。 就拿晚上这句话:“你先放下所...

  • 初读金刚经读后感

    初读金刚经读后感 读金刚经,冥感之,似无可记,亦不需记,然为表露心意、方便他人,强为记之。 以思虑之先后,随读随记...

  • “老子”就要这么看

    ——读《道德经》的胡思乱想 《道德经》的伟大无需多言,我在这里无意亵渎经典,只是将自己学习《道德经》的所悟所得用通...

  • 读《道德经》,悟太极拳

    读《道德经》,悟太极拳 读《道德经》,把中华文明源头的先贤智慧链接到我们当下的生命和生活当中,对其中蕴含的宏奥哲理...

  • 遥和陶公渊明之《读山海经》

    陶公读《山海经》得妙,因成诗句数首,曰《读山海经》者。余亦尝读此经,并其诗也,自生别感,遂为此文遥和古人...

  • 读《金刚经》所悟

    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薄见解,希望朋友们能够指点一二,一起来参一起来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读《金刚经》,悟“念”

    今天,又读了一遍《金刚经》,对其中的“念”多了几分感悟。 《金刚经》的重点在于善护念,这也是人类一切的修...

  • 读《道德经》悟“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姑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读 经 感 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fk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