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对过去心有不甘,对未来充满不安,才是心累的根本原因

对过去心有不甘,对未来充满不安,才是心累的根本原因

作者: 霖小姐慢半拍 | 来源:发表于2019-11-16 23:22 被阅读0次
对过去心有不甘,对未来充满不安,才是心累的根本原因

写作一年多来,得到了很多好处:

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能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在一件事上;

学到了一些有用的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使两者的效率有所提高;

找到志同道合的写作爱好者,和他们抱团成长;

意外获得了写作收入;

......

但是,也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无法关注当下的事情。我复盘的时候觉得,可能是因为,持续写作需要源源不断的素材,而对于素材的积累工作,需要时时刻刻进行。

这就导致了什么情况呢?

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妈妈正在打骂小孩,于是本着收集素材的想法,思绪就一直停留在这件事上,想着可以把它用在哪里,于是错过了路上的风景和别的事;

和别人聊天,听到一件事或者一个观点,立刻想着去哪里找资料来证实、可以在什么主题的文章里用它,于是,对方接下来说的话,几乎一句都没听进去;

甚至最近一次和朋友聊天,因为话题是他起的,但当时我在想别的事,直到他说到一个关键地方,我才反应过来:我没听到他前面讲的内容,不得不让对方倒回去重新再说一次;

......

不一而足。

后来和很多人聊到这个问题,我发现,「忽略当下」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总是在一心多用,真正一段时间专注在一件事上的情况少之又少,你是不是经常这样做:

开车的时候,想着晚上吃什么、明天要交的方案还能怎么改一下、工作群里还有什么事没处理;

边看书边和朋友聊微信;

微信刚发出去就立刻切换到新闻页面;

用电影、综艺下饭;

和家人聊天的时候还在想着小孩学校里的手工作业要怎么做;

......

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发达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时,需要我们亲自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超载、诱惑太多。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逼迫我们不得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值,如何提高?就是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做着几件事情。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直接加大我们的认知负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每天都觉得很累,但这种疲劳感并不能通过睡一觉来解决,因为我们感觉到疲劳的部位是大脑,不是身体。

大脑疲劳和身体疲劳的形成机制完全不同,因此,缓解的方法也不同。

缓解身体疲劳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大脑疲劳的缓解方法就稍微麻烦一点。

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做才能有效缓解大脑疲劳,得先了解大脑的疲劳感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预设模式网络」,它主要由这些脑组织构成:

内侧前额叶皮质

后扣带皮层

楔前叶

顶叶顶下叶

平时生活中,绝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大脑都在执行无意识的指令,比如:

走路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思考先迈哪条腿;

从桌上拿起手机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思考该怎么握住它;

落坐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思考踝关节、膝关节以及髋骨如何折叠;

......

要做到这些,仅依靠大脑执行无意识的指令就可以,而做方案、阅读、思考等有意识地大脑活动,放在每天来看,占比其实很小。

我们靠什么执行无意识指令?就是前面提到的「预设模式网络」,简称DMN。

DMN的能量消耗占大脑整体能量消耗的60%-80%,当我们需要执行有意识地活动指令时,只需要追加5%就可以,足见DMN胃口之大。

所以,想要有效缓解大脑的疲劳感,就要从抑制DMN的活动频率入手,只有它的活动频率得到抑制,才能从整体上降低大脑能量的消耗,从根本上有效缓解大脑的疲劳感。

目前世界范围内,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正念冥想」能够抑制DMN的关键部位--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皮层的活动。

因此,正念冥想被证明可以有效消减杂念对大脑能量的过度消耗,消除了这种过度消耗,就从根本上缓解了大脑的疲劳感,因为大脑无意识活动时产生的杂念,被研究证实是大脑产生疲劳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因如此,「正念冥想」这个概念这几年才被炒得火热,你可能之前听说过、也可能看过相关的书、还可能亲身尝试过它。

即便在看这篇文章前,你对「正念冥想」不太了解,也没关系,稍后会分享三个方法,帮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练习它,但在那之前,先简单了解一下冥想是什么。

冥想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一段可自由支配的、不被打扰的时间。

冥想的目的只有一个:

让思绪回到当下

最基本的冥想方法:

感受自己的呼吸,呼吸是意识的锚。

简单了解了冥想过后,接下来分享三个平时在生活中能帮助我们关注「当下」的方法:

找一个空间、留几分钟时间,感受自己的呼吸。

也被称为「正念呼吸法」,你可以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找一个沙发或者床,然后找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自己的呼吸。

仔细到什么程度呢?你可以试着感受一下:

呼气与吸气时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呼气与吸气时气息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呼吸之间短暂的停顿是怎样的;

胸腔抬高、放下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

另外,还可以感受身体与沙发或者床接触部位的触感是怎样的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通过感受呼吸和与物体接触时的触感,将思绪留在当下。

当然,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种留在当下的时间,可能就几秒、几十秒,然后思绪就不可避免地被明天要交的方案、花呗账单等各种杂念吸引走。

没关系,这很正常,当我们的思绪被牵走时,不要责怪自己,试着把它再牵回呼吸和触感上就好。

享用美食的时候,稍加观察再入口,认真感受它的味道。

你有仔细分辨过每一口米饭的味道和在口腔里的触感有什么不同吗?这不是一个矫情的问题,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去这样仔细分辨,我们咀嚼每一口食物的时候都在做这些事:

刷手机;

闲聊;

追剧、追真人秀;

想别的事;

......

和大家一起吃饭也就算了,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也很少关注眼前的食物,不是在刷手机就是思绪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样怎么能关注到「当下」发生了什么呢?所以,如果有机会一个人吃饭,可以试着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和它在口腔里的触感。

可能刚开始会很不习惯,但经过练习,我们的思绪就比较容易集中在「当下」。

认真观察当下所处的环境和环境里的人。

文章开头我举的自己的例子,就是典型的「身在这个环境心在另一个环境」的状况,这种完全忽略当下环境所带来的后遗症,我比谁都清楚。

也正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才去找解决办法,并且想通过今天的文章分享给你们。

我现在正在有意识地学着这样做:

每到一个环境,不管之前去没去过,都先观察一番,条件不允许的,就偷偷观察;

有人迎面走过来,就调用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比如:服务员上菜的时候,偷偷观察她的长相、表情、着装等;

走在路上,即便是每天都走的路,也会注意观察路边的小店,今天天空的颜色、云朵的形状;

......

总之,想尽办法让当前环境里的事物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减少走神、分心的频率和时间。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科技发达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同时,需要我们亲自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加上现代社会信息超载、诱惑太多,逼迫我们不得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值,如何提高?就是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做着几件事情。

这会直接加大我们的认知负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每天都觉得很累,这个感到疲劳的部位正是我们的大脑。

我们大脑里有一个「预设模式网络」,简称DMN,它主要由这些脑组织构成:

内侧前额叶皮质

后扣带皮层

楔前叶

顶叶顶下叶

DMN的能量消耗占大脑整体能量消耗的60%-80%,因此,想要有效缓解大脑的疲劳感,就要从抑制DMN的活动频率入手。

研究表明:「正念冥想」能够抑制DMN的关键部位--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皮层的活动。

本文分享三个平时在生活中能帮助我们关注「当下」的方法:

找一个空间、留几分钟时间,感受自己的呼吸。

享用美食的时候,稍加观察再入口,认真感受它的味道。

认真观察当下所处的环境和环境里的人。

可以说,大脑所有的疲劳和压力都来自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

唯有学会关注「当下」,才能从根本上把我们从「每天都觉得好累」的漩涡里解救出来。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对过去心有不甘,对未来充满不安,才是心累的根本原因

    写作一年多来,得到了很多好处: 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能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在一件事上; 学到了一些有用的阅读和写作的技...

  • 高效休息法

    KeyPoint 大脑的所有疲劳与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 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 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 DMN(...

  • 正念到底有多神奇?五步告诉你正念如何改变生活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 我睡觉经常会休...

  • 2019-06-12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 一语击中, 不论忙或不忙,睡得...

  • 疫情徘徊,我辜负了春天的美意。

    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内心始终无法好好休息,再怎么延长假期都放松不下来。心情疲惫,脑...

  • 碎碎记

    1.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 一旦把沉迷过去和未来当作...

  • 用正念对抗身体疲惫

    我们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一旦把沉迷过去和未来当作理...

  • 如何高效休息?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 一旦把沉迷过去和未来当作理所...

  • 2019.06.17

    《高效休息法》 大脑的所有疲劳和压力都来自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情充满不安。一旦把沉迷过去...

  • 头脑中想法很多,焦虑怎么办?

    我们总是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对过去的事心有不甘,对未来的事充满不安。前者害我们抑郁,后者令我们焦虑。 但小孩子是不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过去心有不甘,对未来充满不安,才是心累的根本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mu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