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防御进行分析的经典精神分析方法是“由表及里”,即将患者的心理结构看成是分层次的,每一层都防御着更深层的内容。治疗师要系统而巧妙地解释患者体验中意识或接近意识的部分。
当患者逐渐理解和感到安全时,潜意识层次的防御、意义或新的体验就会浮现出来,在治疗关系中时,治疗师会逐个对它进行处理。
例如,一个具有癔症特征的人经常表现出一副讨好别人的样子。在这种表象下面,治疗师会发现不信任、敌意及竞争。而在这些较具攻击性的态度之下,隐藏的竟是患者严重的恐惧及对个人脆弱的深切意识。换句话说,奉承是对敌对态度的防御,而敌意接着又防御着恐惧和主观的脆弱感。
治疗上述动力学特征的癔症人格患者时,治疗师首先要说一些诸如此类的话:“我注意到你总是赞成我的观点,总的来说,你相当顺从我。当然,有时你并不觉得与我的观点那么一致。”此类评论会特别引起患者的自我审视,尽管其防御体系受到挑战,但是并未感到有太大的威胁。他可能由此联想到一贯具有的奉承模式,而治疗师就可以与患者一起探讨其奉承态度可能掩盖着什么。
相反,如果治疗师试图以诸如此类的解释来“单刀直入”患者的防御结构:“我认为,你实际上对我抱有敌意”或者“也许在讨好的表面之下,你对我害怕得要死”,大多数患者就会发现这种解释离他们的意识体验相差太远,以至于他们体会不到这种感觉,或者感到无处藏身及受到太大的威胁,以至于无法进一步配合治疗。这表明解释是正确的,当然,也表明了操之过急。
事实上,由表及里、谨慎进行的传统理由之一就是,在对各种防御功能作出假设时,治疗师可能大错特错;而且,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治疗师应该让患者能自由接受或拒绝自己的解释,并确信患者能意识和体验到正在讨论的内容。
另一个说明由表及里的比较合适的例子,是具有强迫症特征的患者,其临床表现是极度的理智化与合作态度,以此掩盖其喜好争辩及吹毛求疵的态度,后者则防御着一种深深的羞耻感。
治疗师通常并不一开始就涉及羞耻感而是谈论此人的理智化倾向。对这个问题的剖析会导向患者攻击性的人格成分。尽管患者为自己的敌对态度被揭示而不快,但当他渐渐感到被治疗师所理解并接受时,敌意最终会软化,而允许羞耻暴露出来。
如果治疗师不一层一层地审视防御机制而试图直接碰触羞耻,他将可能令患者感到羞辱,或者使患者通过理智化倾向而对治疗师的解释置若罔闻。
由表及里的解释几乎总是最佳的选择。“从患者所处的位置开始”及“直到患者具有某种替代物才干涉其防御机制”是资深督导每天都要告诚学生的事情。但是,某些类型的防御模式却要求治疗师采用更猛烈的深水炸弹策略。特别地,轻躁狂和偏执狂患者都需要治疗师“单刀直入”,而不是顺着防御阶层步步为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