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序言至14页)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序言至14页)

作者: 丽安 | 来源:发表于2022-03-02 01:02 被阅读0次

下班到家,十一点多了,仍然得坚持读《于永正》,完成群里读书打卡的任务。

今晚读书的任务是从序言开始到14面。

《人生留痕》是这本书的序言,作者分了五个部分来写:

一、是对读和写的认识,他说读与写是“洗涤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与写让人生留痕,把过去的事情,用文字凝固起来,就会成为永久。读到这里,想起近日参加的关于《给教师的写作68条建议》的读书交流会上,孙明霞老师,朱育老师都是这样说的。的确,读写锻炼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思考问题条理清晰,也给我们过去的每一天留下痕迹,留下意义。

二、文章从哪里来,于老师说:“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苏霍姆林斯基,雷夫,马卡连柯……他们的书都很好读,那是因为他们都很用心地做教育工作。做出来的书才是接地气的书。孙明霞老师说,我们要学会经营自己的教育生活,才能把文章写好。先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对语文教育的实践和感悟以及忆师友与对人生的感悟。于老师说,教学实录是最生动的教学论文,是最鲜活的语文教学法。这鼓励我们也可以从最鲜活生动的课堂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

四、作者对读者的态度:1,写的东西要对读者有好处,要传递正能量;2,要考虑别人是否读得懂;3,要摆正自己与读者的关系。要和读者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不能有居高临下、教训别人的意思。即使对某些人、某些问题、某些现象有看法,在言辞上也要把握分寸。

于老师这篇序言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写作,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许多写作知识。

书中正文第一篇文章《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作者从自身成长出发,总结出:语文教学无非读书、写作、书写和习惯。

老师应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学生从应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写字,读书,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培养学生的悟性和语感;要重视写字;重视作文。

老师要善待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这篇文章分六个小节,表达六个意思:

一、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

课文的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得意”——写了什么,又要让学生“得文”——怎么写的。

姓“小”,小学生要掌握些什么语文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教师要心中有数。

二、教小孩子语文,要手把手地教,要实打实地教。“教会了”是目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因年级,因人,因文,因学习的内容而异。

三、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

四、守住语文教学的“常”:

写字——描红、仿影、临帖,而且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朗读——“跟我读”;

作文——“读写结合”

五、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因此,

老师要练好自身的基本功:书写,朗读,表达和理论修养。

老师要是个“文化人”,要能以“文”化“人”。老师要做读书人,终身阅读者,要有点艺术修养。

老师要是个“思想者”,开展一次活动,教一篇课文要思前想后。

老师还应该善于与人交流,与同事交流,与专家交流,读书、读报、读杂志。

六、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序言至14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qs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