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错教育与长善救失
学习是一个纠错的过程,纠正错误、强化训练确实能够获得学习成效,但是如何纠正错误却是非常有讲究的。
当代中小学生已经是00后的一代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也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更加显著。因此,老师在启发学生学习更多更高深的知识的时候,不能仅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些知识考试有用,或是学这些知识是为了考上大学,如果过度强调短期目标,消极影响很大。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行为特点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与成就感,体验到学习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配合老师,才能达到有机会就学,有错误就改的状态。当一个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有兴趣、有需求的时候,学生对作业就不会有为难或逃避行为。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自己发展的独特优势,因此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首先里要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的关系,利用好独生子女家庭重视教育的条件和已有的发展成果。在与学生沟通时先承认学生展现出的良好的行为表现、其至还要肯定隐藏在某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正面积极因素,跟家长沟通时也要全面评价孩子,肯定家长为教育孩子付出的努力。这样的沟通方式聚焦于积极面,能够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当各方面的资源都能够调动起来的时候,解决学生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有老师说,有的家长很不重视教育、很不配合,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教师可能要在别的方向上寻找援助了。
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在独生子女中非常普遍,但是孩子们想要发展成长的动力是有的,教师需要帮助孩子理解个人进步和集体进步的关系,但是这方面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难点。
讲评试卷时,老师首先聚焦于学生考试卷上的成功之处,讲评时要高度称赞学生取得的成果,随着讲题的深人,之前的称赞和肯定就成为继续解决问题动力和希望,这样的讲评从头至尾充满了鼓舞人心的话语,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很多有智慧的老师只要看到学生有一点进步、有一点创新行为、有点成绩,当众和私下里都会大加称赞,学生会由此而获得学习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很多成功教师的秘诀。这种方法符合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是一种鼓舞学生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教师聚焦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做对的部分,就会有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也会引导学生体验获得的成就感。哪怕是从40分到50分的进步,也是值得关注的,坚持下去就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