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这本书,我身边的人都在推荐。偶然,在我妹的书堆里看到这本书,就拿起来翻,看着看着也就看完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福贵的人生感言。
小说最大的特色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情节。
国共内战: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
“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
大跃进:1958年至1960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至1983年
主人公福贵,原来是个地主家的公子,年轻时嫖赌,把家里百亩地输个精光,一夜之间,沦为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死。母亲也得了病,他去城里为母亲请医生,不幸却被抓去当壮丁,在途也结识了“春生”。后来,被解放军俘虏得以释放。
时间匆匆一过,已经两年多了。他的母亲早已去世,女儿——凤霞,在一次高烧中成为聋哑人。经过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饥荒,文革后,他的儿子——有庆,也在一次抽血中,抽血过量而死。而需血的对象是县长老婆,县长正是“春生”。而凤霞,几年后跟“二喜”结了婚,也有了孩子,不幸的是,凤霞大出血去世。他的妻子在不久也去世了。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可是天公不作美二喜在事故中死去。他和孙子两人生活几年,孙子(苦根)因为吃豆子噎死了。只剩下了福贵一人,孤独且艰难的活在世上。
«活着»,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败落。虽然书名是活着,但描述的却是一件件关于死亡的事,向我们展现的是主人公面对亲人的逝去,生活的苦困,依旧艰难的活着。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生命是伟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