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关注一个姑娘的公众号,她写的文章有股温暖的力量,这两年她更文没有那么频繁,最近看她的文章才知道她已经以心理咨询为业了。几年的时间她把爱好变成了职业,真得很了不起。她的文章里提到《心流》这本书,于是,我便在微信读书看了起来。这类书籍,我平时关注得少,理解起来还有些费力。好希望自己也有专注去做的一些事情,好希望自己也能体会“心流”这种幸福。
以下是摘录的一些片段。
1.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
2.在自发过程中,浓度趋于扩散,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无序的量度被称作“熵”。一切自发的物理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
3.生命现象是个奇迹。它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薛定谔以物理学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这个反例,称之为“负熵”。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4.可以造就心流的活动中必有挑战,且挑战应该是动态的,即当挑战与你的技能匹配时,有了心流。当挑战的目标大大高过你的技能时,将产生焦虑,此时应降低挑战目标。当你的技能高过设定的目标,继续持续这种活动将产生厌倦,便要提升目标,以求挑战和心流的持续。正是在技巧提高、目标上调的过程中,当事者感受到了成长的乐趣。此为幸福之真谛。
5.米哈里认为:好的家庭环境就是不替孩子设立目标;家长当然不可以什么都不管,但家长设定的不可以做的界线要清晰,界线之内的空间是孩子的,即给他留下较大的自选空间;并且家长对孩子当下的兴趣、所做的事情和感受要留心和重视。用米哈里的话说:这样“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不必老是为规制与控制权而争吵。
6.拒绝外部奖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内奖”,即选定你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内奖,就是自我奖励。
7.“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它证明了我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
8.“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就很重要。
9.但一个人若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规划他的注意力,就能达到心流状态。”
10.他引用弗洛伊德的话:“快乐的秘诀在于工作与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