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学院请了一群专家来论证本专业的精英人才培养方案。会议中大家对我们学院提出的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讨论得很充分,从下午的1:30一直到晚上6:00。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对我们学院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肯定与补充。最后因为时间关系,在大家讨论的兴正浓、意犹酣的情况下,不得不结束了正式地讨论。
这时我们邀请的专家之一——北京某知名IT项目咨询公司的总经理说:“方案讨论结束了,可是我还想再说两句。咱们学院提出的培养方案的确高大上,但是学生们在这4年的时间内能否吸收与消化这么多课程,说实话我还是有些担心的。在这里我想说一个我们单位的小故事,让我们再一起回到主题:究竟什么是精英人才。”
他说他们单位每年都会校招10来名新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单位的新生力量。这批新入职的学生中,有一位姑娘,他觉得最有可能成长为他们单位未来的业务骨干,应该属于精英人才。然后他就用几个小例子,说了一下这位姑娘的特质。
第一件事:他们给刚进单位的大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自选与本行业相关的前沿技术,给单位的同事做一次培训。这次小小的任务,就让单位上上下下的人都记得了这个姑娘。因为她的选题好,PPT做精美,表述时逻辑清晰,还能和同事间互动一下,时间把控也很恰当。
第二件事:刚进单位的大学生被分配在不同的咨询项目组,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例如会议记录、访谈记录等。这个姑娘无论在哪个项目组工作,当天工作完一定会把记录整理好发送给大家,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好,所以现在各个项目组都抢着要她。
其它,他说这姑娘的性格好,每天笑眯眯地,对于交待的事都有回应,勤学好问。
最后总经理开玩笑说,如果学院有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来一打。至于那些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没有那么重要,多学一门两门课,没有那么要紧,有大学四年的学习足够了。关键有这样的学习能力与态度,他们相信只要从头到尾跟踪一个项目,在项目组里指派一个老师让她(他)边干边跟着学,很快就能出师了。
那位总经理没有对精英人才的定义做总结和陈述。那么从他给出的例子里我们能读出些什么呢?
1·学习能力
2·创新能力
3.沟通能力
4.表达能力
5.精益求精的精神
6.……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能力的培养,真的不在于你在大学里选修了多少课,考了多少证书,而在于需要你去做的那些广泛阅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事,每一次你是否都去尽力做了,做完后是否有总结与反思,反思后的改进有没有落实到下一次实践中。
精英人才听着很高大上的,可是从这总经理提出的需求中没有那么多神秘。对于他所中意的能力培养,其实就经常藏在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里。在大学课程中,尤其是经管理类的课程,经常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演讲,案例分析类的小组作业。这不是和那位总经理单位布置给学生的任务异曲同工吗?就我所收上来的作业情况看,参差不齐,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有特别认真的,也有特别糊鬼的,大多数属于有一点思考后完成的。
能力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定源于你平时的点滴积累和刻意的练习。如果对于这类作业,每一次都把它当做锻炼的机会,全力以赴,认真完成,你的能力就一定会从一些小事,小的创意作业中一次次积累与练就出来。成长就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复利累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