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问题,一定要能够全面的去分析,不能从某一个角度去思考,否则的话很容易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同的人摸到什么就以为大象也长得像什么。
所以我们在社会上努力学习,亲身实践,最主要提升的能力也就是如何全面、客观、深入地分析某个问题。
借用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我们为了很够做到分析问题的时候不偏不倚,必须要掌握很多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
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广泛都在议论这一轮国家的限电限产能的政策。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站在实体企业的工人角度,他会想这个月我还能上几天班,能够拿到几天工资。
站在企业家的角度,他会想如何能够错峰用电,尽量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同时又不至于违法政策要求。
站在经济学家的角度,他会想这轮限电,会不会导致上游资源的大幅涨价,结果使得国内PPI的上升,未来是否会面临通胀的风险。
站在吃瓜群众的角度,他会想这年头竟然还会缺电,真的假的,不过只要不影响我开空调看电视就行。
你看,受限于个人所处位置的不同,思考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努力的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也许就是不断探索世界的真理,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运行的规律,以便指导自己按照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规则行事。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如果掌握了多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式,是否能够更好地分析这个事件。
结合数学的思维模式,肯定会关注具体的数字,究竟用电缺口有多少,影响到的企业数量有多少,持续的时间有多长,然后再来量化的分析影响。
结合生物学的思维模式,肯定会想这个政策是不是意味这优胜劣汰,让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关停,重点鼓励绿色、节能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
结合社会学的思维模式,肯定会想对于高能耗的企业对于社会有什么价值,是否当地确实有必要发展这些产业,如果我们限制了企业的生产,那么别的产业是否会因此收益,这些工人是否也能获得更好地收入和待遇。
结合心理学的思维模式,肯定会想大家经过这次的教训以后,未来是否会在行为上有所改变,比如控制好产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发电设备等等
由此可见,我们还是应该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的跟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