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需要发挥想象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总是那么干巴,不具体,更不生动。接着我们开始抱怨,怎么一点想象力都没有?
其实学生很冤枉,真不是他们没有想象力,而是我们没有正确地打开他们的想象。“少慢差费”的语文分析课,让这些孩子的右脑被理性的东西堵塞了,渐渐的,他们不会“看”,想象力被禁锢了。
近期,我又开始重温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温故而知新,孔子诚不欺我啊!开篇,王老师从还原思考的角度,不为“诗意语文”下定义,而是阐述“诗意语文如何是”。王老师列出“诗意语文”的六大特点,第一点便是“举象”。
举象,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仔细想想,我们一直聚焦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就是一个个具体的“象”。课文中这类文章的占比很大。原来,无数名家名篇都在教老师、学生如何看象,如何举象。直到现在,我才有所领悟,以前讲解各类细节描写时,专注于理解人物的品质,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完成教学目标!这些文字的价值完全没有被开发出来!佳作里的精彩字句,被我们少慢废差的讲解浓缩成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是多么大的浪费。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试,将这些具体而生动的字眼成为解释一个抽象词语的表达,教学生用出来。
书中还举了于永正老师的课例:体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这个抽象的词语,如何将才能让学生记一辈子,不是背字典里的解释这么简单的。于老师是这样做的:1.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车夫这张脸的样子?3.你还能从车夫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后面看到什么?
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将生活经验与文本相结合说车夫的外貌,最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底层人民的艰辛,追本溯源,水到渠成。
通过“象”学会理解,通过“象”学会表达,这应该就是王崧舟老师说的语文课堂就是两件事:由言到意,由意到言。意需要象,象需要言。言——象——意,举起一个个结合生活的具体可描述“象”,这样的课堂就是教学生“看”,如此,课堂便是诗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