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8826a623908171de.jpg)
街上,有些萧条,没有去年人来人往的热闹。
沿着街边找小吃,发现一家 “山东炉肉火烧店”,醒目的鲁字招牌,心念一动,走了进去。
一位上了年纪却装扮入时的高胖女士,过来热情地招呼着,浓浓的山东口音。略显空阔的餐厅里只有一桌吃饭的人。
我问 “火烧有吗?买几个” ,她请我们落座等,很快上了一壶热茶。哦,原来火烧还没有做好。
我问火烧多少钱一个,她干脆地回答“一块 ”,以为自己听错了,我有些惊讶,加重语气又问了两遍,她看着我的表情,依旧答道 “一块呀……”, 看到我惊疑的表情,她赶紧解释,现在原材料都涨价了,驴肉呐……。
我笑,“这么便宜,买10个得了,10个才10元钱。 ”
她一愣,反应过来,拍着自己的额头,连声说道“ 哎呀,脑子不够用了。心里明明10元钱一个,嘴上却说了一块钱。” 原来,一个饼就10元钱。 这也够贵的了,我想,就因为夹点驴肉?
等的时候,陆续地又进来几个人。 一个年轻瘦长的女子,怀里抱着个婴儿, 里面的老板和那个高胖女士看到,热情打着招呼,他们一起寒暄, 大概是在认老乡,一个说家在济宁县,女子也说自己的家离他们不远,因为结婚才来到了这里。
异地它乡,老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
突然就想起了父亲,父亲的老家也在山东。父亲总会唠叨一句,他年少时在家乡吃过的火烧,那香喷的滋味呀,似乎是世上最好吃的食物。
那时的烧饼二分钱一个,就这样,也不是常吃的起。少年时的他,能一口气吃好几个。
父亲小时候在父母兄弟的眼里是老实和勤快的,奶奶最疼他。有一次,其实是父亲拿了家里的钳子,卖了10元钱,那时算是一笔巨款了。他先把钱埋在后院树下,以后每天悄悄取出点钱,出去买烧饼解馋,就这样吃了好久好久,才花完了那笔钱。
当然,家里丢了老虎钳,都以为是大伯干的,为此,还挨了爷爷的一顿揍。现在,玩笑般提起,他总是有点赧然。
那是他回不去的少年时代。烧饼只是其中的花絮。
现在,他多吃馒头,我们这叫馍馍,也爱吃热馕,打上鲜牛奶,煮好茯茶,一碗热腾腾的奶茶就冲好了。但我能记得,他说起家乡烧饼时的那个表情,带有着无限的回味和向往。
我还是买了5个,现烤的,端上来时,很像肉夹馍, 焦黄热忽的饼中间切开,夹了些沾碎葱和椒丝的熟肉块。
我想着,给父亲带几个回去,让他再尝尝,看看有没有家乡的味道。
驱车离开,去了父母家。
我给父亲说,给他带了山东人做的火烧,据说很好吃。
几天后,满怀期待的我回家问他,驴肉火烧怎么样,有没有家乡的味道?他摇着头,“跟我小时候吃的,镇上的那家火烧比,差远了。做法也不同 。”
那时候的火烧呀…… 他唠叨起来。
原来,让人忘不了的美味,在从前,在遥远的家乡,随着岁月的流逝,再也找寻不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0d85a605b1ce58d6.jpeg)
2020--9月 ( 风铃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