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喜欢一个人三年 三年又三年...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晴天
置顶聊天,是我对你的喜欢与偏爱。你知道吗,微信里,那处左右滑动的开关,隐藏着我对你的独特情感。
我有一位朋友言西,曾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唠。每当我打开微信,那几个共有的微信群里总会躺着她的碎碎语。
同学去旅游,她羡慕不已,打探起无数个风景路径。同事请病假,她艾特关心,搜了一大堆疗病秘籍。朋友谈及话题,她吐槽不断,总能在一片群舌中鹤立鸡群。
她的高频出现,像极了中学时代的末等生,成绩不及优等生却抢尽了风头的那一种。喜欢热闹的人烦厌了学习的枯燥安静,所以每逢课间、假期都会振臂高呼,激动不已。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一改往日的语控风格,愈加寡言少语,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朋友圈。
有一次我问她,怎么这么长时间都看不到你的动态了?以前的你,不是很喜欢和大伙搭讪聊天的吗?
她摇摇头,自嘲了起来。她说,她对别人的百般关心,却换不来真正的友谊。聊过的人呢,多半自私自利,能够交换真心的太少太少。于是她想通了,与其对每个人示好,不如寻一两个知己,聊以终老。
她缓缓走来,向我展示了她微信。在微信的消息界面,三个好友已被置顶,其中之一就是我。对于其他的好友和交际群,言西早已设置了"消息免干扰",任由它们变幻次序,再也没有翻开查阅过。
我愈加好奇,问她为何只设三个置顶的原因。她咯咯一笑,露出了浅浅的酒窝:"要知道,"人"以稀为贵,置顶的个数不可以超过三个,个数太多的话,置顶的价值怎么能凸显出来呢?"
"置顶聊天"的席位有限,容不得生活中太多的边缘。能够容下的,唯有那些最在乎、最重要的人。
写信年代,在寄给某人的地址处,我们会一笔一划地抒写,生怕出现半点缺漏和遗忘。
短信年代,在繁多的通讯录里,我们会偷偷地在某人的名字前加个A;
后来,QQ开始流行,我们会偷偷地给某人设置为“隐身对其可见”;
再后来,微博兴起,我们会偷偷地把某人放在“特别关注”的列表里。
而如今,对于微信,我们会偷偷地把某人置顶聊天,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他(她)的一言一语。
有一种喜欢,叫“置顶聊天”。
还记得微信开始风靡流行时,"微信"二字常常被朋友提起,而我依旧使用着QQ。也许是习惯了QQ的简单快捷,不愿接受新事物的降临。
那时的我,对微信并无多少兴趣,聊起微信,脑海中浮现的竟是一群无聊至极的孤独者摇摆着手机,搜索附近的寂寞人。
直至有一天,我遇见了他。他是我的初恋。
那是一次运动会,我看到他在跑道上矫健的身姿,突然心跳加快了一秒,悄悄拿到他的微信,并将他聊天置顶。
都说思想支配行为,行动的背后也必有动机。于我而言,打开微信的动机只有一个:一次次地翻看他头像的微笑,期待着置顶的右上角,出现红色的圆圈。
一定是害怕错过,才把你添为星际。一定是害怕遗漏,才把你聊天置顶。
聊天的人可以很多,可以聊天的人也可以很少。对于他人,也许那一句"在吗"删了又写,写了又删,却始终没有勇气按下发送键。而对于你,我没有了丝毫的前瞻顾虑,说我想说的话,有关爱你的闲言碎语。
从那天起,他就在我心里,静静看着他的头像,笑容也会从嘴角漫溢出来。
那是属于他的聊天置顶,那是属于我的心。
默默等待着,有一日,那个头像能主动亮起,然而路过他在的教室,却情不自禁红了脸颊。
还是不好意思主动开口呀。
终于有一天,我打开那个置顶的聊天窗口,一个字一个字敲下去:“你好,在吗”。
突然就想到了袁湘琴写给江直树的那封信,江同学 你好
我是F班的袁湘琴
嗯 我想你并不认识我 但是我对你却很了解喔
从第一次 在新生训练上看到你
那一天 我的眼光 就不知道该怎麼离开你
……
為了不让这份感觉 成為永远的遗憾
所以
我决定勇敢地写下这封信
向你表达我的心意
江直树 我喜欢你
这一次,聊天置顶应该会有了意义。
因为喜欢你,所以把你置顶。因为害怕错过与遗憾,我陪你共度朝夕,珍藏每一句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