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个性且被广而所知的人,则争议越大,人皆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
本书《送你一颗子弹》,作者刘瑜的随笔文集。看了豆瓣的评论,有一星,也有五星,纵观评论来看,有这样两类。一类人是知道刘瑜之后,想从她的书中读到一些带感的,冲击力强的东西来,然而让她们失望了,这本书的文笔流畅随性,不假思索的生活琐事记录和事后的感悟归纳,剥离文字和概念,经过联想和组合的东西,不太讨好读者。第二类读者随性、感性先导,对作者文中描写的生活情节,无比认同,有着同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作者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虽有很多学术、知识上不太吻合的颠倒,然而真实真诚且通俗的文笔,毫无障碍的阅读,这点恐怕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玫瑰,希望和女人当今时代下,把时间放在第一位的读者们,读完本书恐怕会觉得自己与其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不如读本经典书籍,读这本书纯粹是浪费时间。然而这群人并不怎么甘心,在各大网站上,从自己的立场评论一番本书。在我看来,充其量也就是一种错位来带的遗憾。细细品味各种评论,文字之间甚至有些阴谋论的味道。因为,刘瑜火了,借用“错位”的角度评论一番,以彰显自己的学识和眼界,自己也能火了,这实在是妙。
作者:刘瑜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2018/1
页数:300
定价:3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胭+砚(YY) PROJECT
ISBN:9787547311783
生活中时常出现错位,你的理解不是她的理解,他是这样看你的然而你是这样看对方的。作者六岁在邻居家看电视至深夜“谢谢收看”才罢休后,无法对父母解释看了什么,只能用看到了“谢谢收看”来做答案。身处异地,不免怀念家乡的猪头肉,阴差阳错的想念起了过去的曾经,猪头肉成为了一种象征符号。30岁时结伴一起去看脱衣舞男的表演,看出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味道。十天之内换了6个地方,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时差颠倒且人变得微醺迷糊。参与全球知名学校的Formal Hall得出自由主义者有自由主义者吃饭的方式,追求的无非是低调、简单、随便、温暖、私密,惬意,然而,Formal Hall好像正相反。诸如此类的小事情,看了某部影片,某本书的感想感悟,这些书中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位女性的喜怒哀乐惊悲恐勇。
当一个宁静的晚上,仔细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发现文字之间透露出一个人在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产生的“错位”感。也巧,当作者刘瑜不火的时候,借此用文字,推它们出去为自己受苦,以排遣内心的情绪。虽心里打得小算盘为自己的小伎俩沾沾自满,但当面对各种大神的时候,仍然有对自己天赋的不满;一个位中国人面对西方价值观产生的“错位”,不适应性,寂寞的无望和强迫自己去适应社会的悲哀。文字间的错位,情绪的张力,勾画出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这已是作者文字功底的彰显。
这种错位感,从书中延续到了书外。大多数读者看本书是有所期待的,想一窥大神刘瑜所谓的子弹威力,想看看大神对政治学的观点,想看看大神是否能以生活窥视深渊。然而,我想他们都会失望,刘瑜只是刘瑜,一个人,她也有另外一面。刘瑜写道:“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大呼上当,抱怨过后突然以“书”、“经典”的标准去要求这本书,不免让人产生错觉,也许“错位”才是一颗子弹,它能把人击穿,便成薄薄的一片,无法与自己共处。
错位最后,书中所提的书本和电影
《麦田守望者》、《源泉》、《苍蝇》萨特、《立春》电影、《半生为人》、《革命之路》电影、《最好的时光》电影、《Closer》电影、《好女孩》电影、《自私的基因》、《苦涩的革命》、《他人的生活》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