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漫谈13‖与师者同行

作者: 九秋之菊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7:42 被阅读13次
    写作,不是闭门造车,向前辈请教,与师者同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1985年我上初中时,语文每次考试阅读部分都是梁晓声老师的文章,就是填空或是选择题,也常涉及他的著作。那时,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今夜有暴风雪》。

    34年后的这个春天,我去梁老师的家里拜访他,请教、学习,有幸聆听了他关于创作、阅读,包括处世的真言。

    没有刻意提问,我大多时间也是安静地听,梁老师以他自身为例,讲到写作的第一个关键点是阅读,特别是经典名著,当然也包括现在出版的一些社科类书籍。

    梁老师给我签名

    关于创作

    昨天就他2018年出版的,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我谈到第一章写的时代背景,如同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梁老师的回到特别出乎我的意外,他没有大谈特谈他是如何去创作这一部分的,只是语气平和地说他经历过那个时代,才能写出来,现在的年轻作家不是没有才华,而是没有经历。

    作者拍摄

    在这里,他谦和地把自己的创作才华、能力归结于时代背景,而丝毫未提他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判断力等,包括他的勤奋。

    谈话中有一个细节,让我特别感动,梁老师知道我读《人世间》时,在书上做过简单笔记,他一连说了两声谢谢,这是一个声誉极隆的大作家,对一个普通读者的认可。

    我庆幸,我是用心去品读。

    梁老师的作品中,对人性的洞察,悲悯情怀,责任、道义等,在今天很多作家的作品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些也是我今后写作中需要学习的。

    梁老师的签名

    关于阅读

    梁老师在初中阶段读完了四大名著外,机缘巧合下,他开始大量阅读西方名著,当时只要是国内翻译的,他几乎都读过,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非常不容易的。

    阅读使他了解了世界,通过阅读,他对中外名著也有了对比,昨天提到国内名著时,他举了《水浒传》中武松sha PAN金莲的例子,讲到诸如此类的情节,如果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会如何描写,并且有个底线,即不会违背人*道,这也是作者应该遵循的一条法则。

    梁老师与共和国同龄,但每天都保持阅读,有时候一天读完一本书,我理解的是他是把“厚书读薄”,只取精华,他读书不挑剔,说一本书中只要有作者一个、两个不同的观点,他读了就是有益的。

    除了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外,他还有诸多社会职务,可饶是如此,还能挤出时间每天阅读,这一点,扪心自问,我就没有做到。

    关于梁老师

    用“著作等身”来形容梁老师一点也不为过,创作小说多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浮城》、《泯灭》、《知青》《人世间》等,其中多部被改编为影视剧。

    散文有《父亲》《我心灵的诗韵》等。


    拜访中有两个小插曲,其一:门铃响了,梁老师去开门,我以为是师母回家了,却听到梁老师在门口说“谢谢!谢谢!谢谢小伙子,辛苦了。”

    接着他返回客厅,手里拿着一个快递盒子,原来,刚才那一声声“谢谢”,是对快递员说的。

    其二,准备告辞时,和梁老师合影,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我坚持请他坐下,我站在他旁边就可,这是晚辈对长辈的敬意,但梁老师执意站起身子,和我并肩站着合影:

    大家风范却没有大家的架子!

    这就是生活中的梁晓声老师,书品,人品皆为上品!

    而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终于可以发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漫谈13‖与师者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x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