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教育的点滴思考

关于教育的点滴思考

作者: Choice_f344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23:15 被阅读0次

           说起思考,其实并不系统,只是晚上和爱人散步突然说起一个问题,有感而发。爱人说,一大早,哥哥找他视频,开着玩笑摇摇头说,QSY和他一模一样,顽固蛮气得很。说到这,他自己心里也很自责,觉得确实是为人父的没有做好榜样。但是,这句话,却让我想起另几件事:一个是去年婆婆无意中聊天时说到去幼儿园接送小孩时和幼儿园主教老师开玩笑说我们的孩子很固执、很蛮气,不听话,老师也非常赞同,也认为孩子很固执和蛮气;另一件事情是去年中秋回老家时,公婆没来佛山多久,但是非常郑重其事地说,QSY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傲慢不讲理,特别蛮气,好像目中无人一样。说起这几件事情,作为父母,我们首当其冲,应该反省,为人父母和教育子女之道是否哪里出了问题。

           但是另一句话却也深深地扎进心里:“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个人的理解是: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现被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然后不断放大,再放大,增强被教育者的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一个人,只有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与认同感时,他才更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更有勇气去挑战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而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普遍认同的棍棒式教育、打压式教育,以爱之名不断发现你身上的缺点,企图激发你内心的不甘,增强你改正的决心。无可厚非,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深处大学工作,看过太多太多品学兼优缺有心里缺陷的孩子,有的是抑郁症,有的是躁动症,有的是自我中心主义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进而有害人也有害己的事。我一直在想,作为父母,倘若有一个考上名牌大学却心理不健全的孩子,有一个考上普通大学缺心理健全,乐观豁达,与人相处融洽的孩子,你究竟希望你的孩子成为哪一个?当然,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最应秉持的目标当然是,他既心理健全又能走上世俗意义上的康庄大道。

           但是,心理健康,我相信是每一对父母最想要的吧!而我相信孩子心理健康的前提,一定是内心充分的自我认同,也就是真正拥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能够接受挫折,且越挫越勇。但孩子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一定不是不断地在他面前强调他的缺点可以做到的。我们都听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你觉得自己棒,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大多数你真的可以做到。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基本上做成的可能性也很低。而在小孩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识之前,作为大人,就经常在他面前强调缺点而不是引导其发扬优点,我相信,孩子很有可能让这个缺点伴随一生。而你暂时放下(当然有意识地弱化)这点,引导孩子不断去放大其其他方面的有点,增强其自信,我相信,孩子很有可能自信、强大,且愿意尝试去改进自己的缺点。

            在这里忍不住插段陶行知与三颗糖果的故事: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从此案例中,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的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案例中陶行知先生一共表扬了三次:第一次表扬学生的诚信,遵守约定按时来与他见面;第二次表扬学生的正义,能够仗义执言,帮助弱小的同学;第三次又一次以奖励一块糖的方式表扬了他。

           在这三次的表扬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奖励、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它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是个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自我的重要信念、想法或行为,是自我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我认为在这个案例中,陶行知先生处理得十分巧妙,在遇到这个事件的时候,陶行知先生没有采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讲道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给了学生一个充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他一定会思考陶行知先生找他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等等。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交锋。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之后,他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自我内心体验,他是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它比教师采用说教而是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效果要好很多。再者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认识到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这个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当他要解决事件时,内心中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事件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也有一个铺垫性的作用。

           说到这个故事,只是想说,作为父母及养育者,我们一样,是否该思考一下,更多采用正向引导式教育而不是批评打压式教育。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谁谁谁家的孩子棍棒下出来的,还不一样混得很好,谁谁谁家的孩子被溺爱的一事无成。关于正向教养和溺爱之间的差别,再此暂不作讨论,关于棍棒下养出来的世俗意义上很成功的孩子,我只想说:每个孩子不是一定受到打压这辈子就完了,孩子有可能用自我疗愈方式疗愈了自己,释放了自己,也有可能将这份被打压的感受内化进了内隐记忆里,然后在其他方面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父母,是不用考证却最需要用一辈子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职业,你能说,孩子不教将来也可能成功你就放弃吗?你能说你努力了孩子最后不一定成功你就不付出吗?我只想说,每个人有每个人该走的路,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应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至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到底如何,你无愧于心地交给孩子就行!当然,你努力的付出孩子们很可能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予回报,这点,我始终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愿我们都能在为人父母的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奔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进,带着孩子一同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教育的点滴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yb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