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母亲去世那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大约11点钟的时候,突然手机响了,“爸爸病了,在中心医院抢救,你快过来吧!”是妹妹打来的,她说话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医院。
中心医院重症室门口,大哥、二哥、妹妹几个人都来了。
我:“怎么回事啊?”
二哥:“早上我过去看了他的,走的时候,他还是好好的。”
大哥:“十点多钟的时候昏倒在社区里,幸亏社区的王医生及时做了人工呼吸,才把他救过来,我赶到后打120叫救护车送到这里来的。”
妹妹:“爸爸这两天有点感冒,犟着不去看,老毛病又发了”
父亲在年轻的时候患上了支气管炎,因为忙于工作没有太在意,支气管炎发展成了哮喘,退休的那一年,哮喘病发了,喘气喘得很厉害,犟着不到医院看病,是母亲强行把他拽到医院的,住了个把月才出院,那以后父亲只要有点感冒,母亲总会提醒他预防哮喘病发作,提前去医院看看,所以发病次数少多了。但父亲脾气犟,总是和母亲为此事争吵。
母亲去世后,剩下父亲一个人住,我们提出过来陪他,他不同意。不到一年的时间,父亲的哮喘病又发作了。这次的病情很严重,抢救的时候做了心肺复苏,还在肋骨下开了一个孔,插了一个管子连接外面的容器,父亲已经是80岁的人了,身体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折腾,他躺在病床上费力地说“这次恐怕打不过去了。”
我们托朋友把他转到同济的呼吸内科,这里医治他这种病效果不错,我们一家人白天黑夜轮流排班照顾他,那一年是母亲的新年,我和父亲是在医院里过的。经过同济的教授精心治疗,父亲的哮喘控制住了,医生说父亲得了哮喘病能活到这个岁数算是个奇迹,父亲又幸运地渡过了这一劫。
二
出院那天父亲很高兴,终于可以回家了。一家人都来到父亲住的房子里,大哥和妹夫做饭,嫂子们帮忙做卫生,晚辈们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大哥的外孙趴在地上玩玩具,母亲在镜框里看着我们,和我们一样,替父亲感到高兴。
父亲住的房子约100平米,有两个卧室,父亲的卧室朝南方向,里面并排摆着两张床,靠在落地窗户一边的床是母亲的,另一张是父亲的。母亲准备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把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几天就回来,没想到她离开这间屋子就再也没回来了。
我们兄妹四人商量如何照顾父亲往后的生活。父亲想住到养老院里,省得麻烦我们,大哥立马就说“不行不行,这让我们这脸往哪里搁。”然后接着说“我看就这样吧,我们轮流来照顾。”
二哥:“我白天来吧,做个中饭。”
妹妹:“我也只有白天有时间,我和二哥换班。”
大哥“我负责晚饭。”
我:“我晚上在这里陪老爷子,早上买过早的。”
大哥:“那就这样定了。”
三
晚上的时候,我就睡在母亲的床上,听着父亲喘息的呼吸,慢慢入睡。然后又被父亲的咳嗽声叫醒,迷迷糊糊的听见“吱吱”的喷药的声音,我想起身看看,但又动不了身,就问他“要不要紧啊”,他轻轻的回答说“不要紧,你睡吧。”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睡下,渐渐地我也习惯了。
我在家里睡觉时,总是把窗户窗帘都关上,这样睡得更深沉些,而父亲习惯打开窗户睡,敞开窗帘,让对面的高楼的灯光照进来,让空气流动起来。父亲解释说“一个人的时候,总是看着窗外的灯光,听着火车开过来的声音,才能睡得着。”
一般早上5点,我就起来了,父亲一般是6点左右起床,洗完口脸就坐在凉台的躺椅上听新闻联播,我出去跑完步,新闻联播播完时,我就买早点回来了。街上的早点我几乎都买了一遍了,有时父亲说“嗯,这个好吃”,有时说“这个贵了”,“那个不好吃”,他说好吃的,我就经常买,不好吃的就很少买,他说贵的,我还是买,这样我就知道父亲过早的口味了。
中午的时候,二哥妹妹轮流来做饭,他们在菜场买新鲜的蔬菜、水果带过来,也是不断变换花样,注重膳食平衡,加上他们的手艺还不错,父亲吃得很有味道。大哥总觉得父亲太瘦了,经常煨鸡汤、烧排骨,要父亲多吃点。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父亲的体重增加了十多斤,体力也好了起来,可以在房子里来回走3000步了。
四
我买回早点后放在凉台上的折叠桌上,和父亲一起吃,这个时候,是我和父亲说话最多的时间。
父亲年岁大了,害怕孤独,恐惧死亡,总是说“以后要是躺在床上动不得,那么样办啊?”
我:“您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赚的,因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8岁,而您已经80多了。”
父亲:“身体器官都老了,总是感到不舒服。”
我:“人的生死自己做不了主,但开心过好每天自己可以做到。”
父亲:“那怎么办得到。”
父亲摇摇头,叹了口气。
父亲:“你大哥到北京去了,我昨天打几个电话都不接。”
我:“他去北京干什么?又是去维稳吗?”
父亲:“不晓得。”
我:“你昨天什么时候打的电话?”
父亲:“昨天上午打的,他没接,后来下午又打了两次,也冒接,我又打给你大嫂,她说出去有事了。快到晚上他才回电话,说他在北京,要三四天才回来。”
我:“那你晚上怎么样吃的饭呢?”
父亲:“我自己随便做点么事吃,那还不好办。出去又不给我说一声,心里总是不满舒服,你二哥这点蛮好,到哪里去都和我讲一声。”
停了一会父亲说:“昨晚感到肉在跳,岁数大了,总是喜欢担心”
我:“不是有个成语叫‘心惊肉跳’吗,你有冒得不舒服的感觉。”
父亲:“还好,这肯定是神经系统的原因。”
父亲的感应还是蛮灵验的,他打电话的时候,大哥正在手术台上接受手术,手术从早上一直做到快晚上,怕父亲担心没有告诉他。我后来知道告诉父亲,他立刻就要我送他去医院看望。
我发现父亲的身体其实也没什么大的毛病,除了哮喘外,其他的主要器官在历次身体检查中都没查出问题,他之所以感到不舒服,都是颈椎、高血压这些慢性病症状造成的,而医治这样的病是没有良药能“药到病除”,只有靠良好的作息规律和健康快乐的心理才能医治。
五
一天早上,我买早点回来。
父亲打开门对我说:“忘记告诉你不买早点了。”
我:“为什么?”
父亲:“你大哥昨天送鸡汤来了,我下了鸡汤面。”
我:“鸡汤面很好吃啊,早点我留到中午吃吧。”
父亲:“快点吃,要凉了。”
我:“好。”
父亲:“用大碗添,这宽面条好吃是好吃,太难煮了。”
我:“为么事?”
父亲:“要一根一根的下,不然就连拢了。”
我:“哦。”
父亲:“细面条蛮好,冷水都可以下。”
我:“细面条不好吃。”
父亲:“是沙,你妈在的时候也是说,‘买宽面回来吃啊’。”
这以后,父亲经常会提前告诉我,“明天早上不买过早的了,”我就知道哥哥、妹妹们又送汤过来了。父亲退休前,家务事都是母亲操办,父亲退休后才开始做家务活,母亲就做得少了,一日三餐都是父亲做饭给母亲吃,他已经习惯做饭了。母亲走后,父亲做饭就变得不讲究了,常常是随便对付一下,他说一个人的饭菜不好做。
六
父亲和我说的话越来越多了,他喜欢看历史书,我就把我看过的历史小说书带过来给他看,他说:“书蛮好看,就是眼睛看不到,”我说:“我来讲,你来听,”这样每天吃着早点,我给他讲《易经》的故事、《明朝那些事》、《五百年王明阳》,讲儒、释、道,其实,我也是边学习边讲给他听。
过完早,父亲问我:“哪些衣服要洗的,放到洗衣机里。”父亲要帮我洗衣服了。
看到我总是穿那几件衣服,对我说:
“有件衣服我嫌大了,你穿着试试,是你二哥给我买的,一千多块啊。”
我:“他买给你的,您就留着穿。”
父亲:“我有衣服穿,你大哥给我买了三件,都是蛮贵的,我都还冒穿呢。”
我:“他们给你买衣服,您要留着穿,您给我穿了,他们以后就再不买给你了。”
我笑着说。
爸:“那有什么关系。”
我接过衣服试了试。
我:“哟,穿着蛮好啊,好几年没买衣服了。”
晚上回来时,看到衣服折叠整齐,放在我的衣柜里,他把衣柜收拾得有条理,袜子放在中间的抽屉里,下面一节柜子放冬天的衣服,上面的柜子放夏天的衣服,被子放在顶上的柜子里,西服、羊绒衫放在挂衣柜里挂起来。我找起衣服来十分顺手。
七
就这样,我陪在父亲身边已经三年了,开始的时候,是准备去照顾他,却不曾想到我成了被父亲“照顾”的对象。母亲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母亲和我一样也是被父亲“照顾”的对象,我无意中替代了母亲的空位。也许对于像父亲这个岁数的老人来说,更需要的是陪伴。
今年国庆长假,二哥开着车,强行把父亲拽了出来,到九华山、宏村玩了三天,父亲精神很好,我们问他;“您还想到什么地方玩,我们带您去!”
2018年10月26日星期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