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想法我的大学
群体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群体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作者: 2021让我上岸叭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07:00 被阅读44次

“现在这个信息社会,舆论暴力真是太可怕了。”

这是我常常听到的一句感慨。

在现在这个社会,消息来得太快、又变得愈加的碎片化,让人失去了一定的辨别力,甚至让人变得慵懒,懒于深入思考了。

当网络舆论开始汹涌,更多人在粗略的看完新闻,就忍不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谴责热点事件中自认为的“不正方”,并敲动他们灵巧的手,奉上侮辱的谩骂。

数据显示,每年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约740起,平均每天发生两起。

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追随舆论的浪潮,对一个一无所知的陌生人横加指责。

然后放下手机,暗暗品味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愉悦。

而舆论风暴中的陌生人,则已被铺天盖地的恶意淹没。

他们中有一些人难以承受群体的恶意,不得不寻求轻生。

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里,要杀死一个陌生人,真的很容易。

有报道称,中国人每天接触媒体的有效时间为5.6小时。

这之间,热点事件吸引了人们大量的关注。

一位母亲被债主逼债并受到人格侮辱,儿子愤而反击,人们纷纷评论做得好。

一位大妈在地铁车厢中怒斥cosplay女孩;“穿这么少,你给谁看啊!”网友连连怒怼大妈,觉得大妈太low。

西华县某校校领导性侵小学五年级女生多达十七八次,受害人是其侄女何佳佳。网友更是怒不可遏,如此禽兽,还能称人吗?

可是这些事件的后续是什么呢?

第一位母亲欠债数千万并拒绝还款,早已列入法院的老赖名单,债主们无可奈何才上门要钱。

第二位大妈与cosplay女孩是有偿拍摄,视频只为炒作。

第三位小学女生承认自己只是为了好玩而骗人,根本不存在性侵。

人们所看见的真相,确实是所谓的真相吗?

真的不见得。

这些从热点舆情发展到舆论暴力的事件,都不约而同地揭示:身处群体中的我们,太容易受到舆论引导和环境情绪的感染了。

“跳啊,怎么不跳!”

6月20日,在一群围观者的起哄中,甘肃女孩李某黯然跳下天台。

一场十九年的绚丽人生,在暴民的狂欢下,如樱花般飘然坠落。

生死相易,只留下满地的罪恶。

其实群体的狂热和攻击性随处可见。

在这些暂时聚集起来的群体中,群体形成了某种合力,逼迫着一个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为什么群体如此野蛮?

因为每个人的每一次附和和纵容,都在加强这个群体的信心。

这种信心又进一步降低了群体的思考能力,变成由感性驱动的野兽。

这样的野兽会使人尴尬,会使人抗拒,会伤害一个人,甚至能杀死一个人。

我们追随大流,让无意识控制身体,茫然不知已做出伤害人的行为。到最后,除了狂欢后的余韵和可怜的受害人,什么都没有留下。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朋友的婚礼现场,大家都在闹伴娘,都觉得婚礼嘛,闹一闹也无妨。

红绿灯下的斑马线,一群人都闯红灯过马路了,你觉得大家都闯了,你跟着走就是了。

旅游爬山的途中,很多游客都往山涧里扔垃圾,你也在无意识间丢掷了手里的垃圾。

在群体的影响下,我们不知不觉间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变成由感性控制的野蛮人。

我们的身体做着独处时绝不会做的恶劣行为,在群体的狂热气氛中伤害着无辜的人。

这个时代,杀掉一个陌生人,只需要一句玩笑的起哄就够了。

这个浮躁的时代,那些选择逆群体潮流而动,在群体事件中保持着理智的人,反而让人觉得可爱。

就像包贝尔婚礼上,伴娘柳岩差点被几个男的扔到水里,同为伴娘的贾玲挺身而出,阻止了这出闹剧。

几个男明星的行为被大家唾弃,而贾玲则得到了一致的点赞。

如果在甘肃女孩的事件中也有人挺身而出,也许这出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群体终究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如果我们能始终保持理智,发出理性思考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也会让受害人不那么绝望。

又像王凤雅因病致死事件中,因一篇自媒体文章描述了王凤雅家长挪用网友爱心捐款,引起了舆论的巨大愤怒,一时间申讨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还上演了真人堵路。

而界面新闻的记者积极与王凤雅家长联系,最后还原了真相。

第一是捐款并不多,第二是捐款都用在王凤雅治疗中,第三是家长从未放弃,因疾病实在棘手才无法治愈。

正是这些用理性思考和决策的人,在潮流中逆动,还原真相,拯救受害人。

洛克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在这些思考者的身上,我看到的不是由浮躁和感性驱使的野兽,而是一种智慧的力量。

多少人身处群体之中,自觉法不责众,肆无忌惮地展现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或是隐藏在网络的背后,做一个言论的恶魔。

像暴民一样狂欢,品尝鲜血的盛宴。

群体的暴虐和愚昧由来已久,是根植在群体中的基因。

狂热的群体在无知中消费着他人,也消费着自己。

最后,

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由感性驱动的野兽,然后愚昧的活着。

你又怎知不会成为被野兽杀死的陌生人?

相关文章

  • 群体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现在这个信息社会,舆论暴力真是太可怕了。” 这是我常常听到的一句感慨。 在现在这个社会,消息来得太快、又变得愈加...

  • 冷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能够发泄的情绪,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情绪。真正难处理的情绪只会锁在心里,像千万根锁链,把你的精神束缚的紧紧的。 ...

  • 校园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只会在网络上看到的校园暴力,今天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我身上。 因为换了班主任,我们班便开始抱怨新班主任的...

  • 网络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于1994年3月29日出生的崔雪莉,今年仅25岁,就在这个大部分女孩该笑的年纪、该...

  • 网络语言暴力伤害究竟有多可怕?

    网络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语言冷暴力行为也伴随之出现,从普通市民到公众人物,无不深受网络语言暴力的侵...

  • 独善其身比从恶如流来的实际

    网络暴力究竟有多可怕,不在众矢之的位置,怎么可能感同身受。 屏幕前,键盘下,是千千万万的你你我我。 你我皆不同,不...

  • 网络暴力……多可怕

    在我爷爷奶奶的那个年代,相距很远,交通不便,联系不便,只能“凭君传语报平安”,只有一纸家书来表达感情。再来看看我...

  • 校园暴力多可怕

    “太阳太远了,否则我要埋在那里。” 前几天偶然间看到这句话,就和往常一样,顺手把它保存了下来,没沉心琢磨它的个中意...

  • 网络暴力多可怕

    这两天打开新闻看到最多的就是15岁的刘学州在三亚自杀的消息,虽然最初不太了解事件的始末,可是看多了,便也明白了其中...

  • 贫穷,究竟有多可怕

    今天只有两节课,很早就下课了,和朋友一起待在寝室,写着作业,累了的时候,打开手机,我打开手机最喜欢的事情不是看QQ...

网友评论

  • 029c7a976c5a:思考一直都是很高级的东西,个人思考是会被抨击的

本文标题:群体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ap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