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是我上班的第十几年了,不觉间已经到了在互公司被大家闭着眼叫姐的年纪。
我自己经历过很恶劣的职场,带过团队也当过小兵,见过凌晨的北京,我也开过我的老板,我自己深夜痛哭过,也接到过痛哭的同事打来的电话。
996,007,内卷,社恐,充当别人的树洞,回家后自己痛哭流涕,为了生活不敢生病,更不敢辞职……
无时不刻不在恐慌中徘徊……
1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
我们终此一生,其实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和自我的欲望,找到真正的自我,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大多数人都期待美好的生活,但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拥有它。因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纷扰太多太多,有来自他人的,有来自自身的,我们可能会经历焦虑、悲伤、愤怒、欲望、失败……这些都是阻碍我们获得安宁的消极情感。
在面对这些纷扰时,很多人(包括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不重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去拥有那最重要的。现在想来,是我们缺乏一种一以贯之的人生哲学。
什么是哲学?是帕拉图的理想还是叔本华的悲观?伏尔泰的理性还是康德的批判?培根的科学归纳还是卢梭的革命忏悔?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演绎还是黑格尔的矛盾斗争?没有答案。
在希腊古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这么两句毫无激情的隽语——gnothi seauton(认识你自己)和meden agan(凡事勿过度)。这是古老的智慧。
“智慧的作用是什么?”乔治桑塔亚纳问道;回答是——“为了在做梦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超然于世界,又不对世界心怀敌意;为了欣赏那短暂的美丽,怜悯那短暂的痛苦,同时又时刻牢记,这些美丽和痛苦是多么短暂”。
英国从建国到莎士比亚诞生,经历了整整八百年;法国从建国到蒙田诞生,也是整整八百年。哲学是人类从野蛮迈向文明的台阶。帕斯卡说,如果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长一寸或短一寸,历史便会被重新书写。历史也正如拿破仑所说,是“唯一真实的哲学、唯一真实的心理学”。这便是哲学的归属。
哲学应致力于用人类知识来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而不是爱默生所说:“我们拥有的物质坐在鞍上,驾驭着人类。”
亚里士多德说得对,智者不寻求愉悦,他们在忧虑和痛苦中寻找自由。也许,这就是哲学的真谛。梭罗说,“当我悠闲地泛舟于瓦尔登湖时,我停止了生活,开始存在。”
2
哲学的艺术能让我们减少焦虑,释怀过去,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哲学是拥有治愈自我的能力。
而“自我”是《哲学的自愈力》最重要的概念。
这是一本很特殊的哲学书,在12个章节的阅读中,你无需,也不必按照顺序读下去,每章结束的时候都会有特定的指向篇章。而选择阅读哪一章,是你自然而然地选择结果。
这是一本令人反复阅读,横跳在各个章节间寻找,探觅,在迷宫中寻找道路,自我的定位的哲学之书。
这是一本基于古哲学家斯多葛学派为基础而形成的自愈之书。
斯多葛学派认为内心的安宁是幸福生活的核心,并为获取或维持安宁避免烦恼设计了各种心理技巧:
“用消极想象的方法把今天当做最后一天一样来生活,让人学会控制欲望,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
用控制三分法区分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不能控制的事情和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以便我们不再为不能控制的事情焦虑,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够控制的事情上,并对不能完全控制的事情学会将目标内化;
放空自己,认识自己,面对困难,讲述你承受的不快,你会发现痛苦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偶尔还会带来快乐……”
3
《哲学的自愈力》虽是哲学读物,却没有学究气息,没有高言大志,没有玄思幻想,有的是简洁、明晰、流畅。因为建基于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之上。读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教会读者如何成为自己生命的观察者。认识自己而不再是关照自己,在生命的历程中观察并反思自己,就能更好地找到焦虑的源头,避免种种痛苦,真正找回生命的快乐。
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时,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只是转过身去,为了酝酿一个更美的拥抱。
让哲学来安慰你,就没有人能伤害你,没有事能困扰你。有的人会问:“现实生活中,那些让我们不安的、烦躁的、不解的,是否都可以通过哲学的思维得到解答?”其实,哲学并不会告诉你人生的答案,但哲学会安慰你,让你的心灵得到抚慰,不再受伤、不再抱怨、不再迷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