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问题,睡不着的原因有很多,有人是思绪万千难睡不着;有人是疾病疼痛睡不着;而有的人睡不着是被儿子气的,比如我。
明明说好一起睡觉,可是他偏偏不睡,不睡就算了,他还喋喋不休,问题连篇。从天文地理一直问到城市建设——要知道,孩子的问题往往比老板的问题还要难解释。持续折腾了两个小时,我终于按压不住怒火,让他妈妈陪他睡。
把孩子交给妈妈,我一个人坐在书房生闷气,突然我觉得自己好可笑,不知道自己生什么气,如果说我是担心儿子睡得晚明天起不来吧,明天周末根本没必要早起;如果说我是因为我想睡而儿子不愿意睡吧我原本也不但算现在睡,而是想等儿子睡着之后去看电影。可是,儿子就是不睡,于是我就生气了,这时候的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挫败的父亲,或许是因为听过许多正面管教的课程,我知道自己这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在传统的观念里面,我们认为母亲是慈爱的,父亲是严厉的,我们甚至以家庭中父子关系的等级森严程度作为判断这个家庭是否有“规矩”。去年夏天,我们回老家避暑,邻居可能是看到儿子和我比较亲近,显得比较另类,就问我:“你这样,你儿子会怕你吗?”我很本能的回复他:“为什么要让他怕我呢?爱我不是跟好吗?”
想让儿子怕我很容易,我没有原有的大发雷霆,在别人面前骂他,甚至是“合理”的打他一顿,这都会让他怕我,但是我知道,这样儿子就会想我小时候一样,因为父亲的严厉、不苟言笑,因为怕,几乎从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几乎从不敢擅作主张;因为怕,也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而是采取虚与委蛇的鸵鸟政策。
孝,强调的是服从;爱,讲的是互动。从孝到爱,这段路我们似乎到现在都没有走完。为了服从,我们专门著有《孝经》。遂使千百年来,父母子女的界限一直晦暗不明。《孔雀东南飞》讲述的与其是爱情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对孝道的控诉;而历史上也有“举孝廉、父别居”的民谣。也许从孔子那里,就把孝和爱混淆了。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关孝的讨论:有个叫孟武伯的人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的回答是,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啊。
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这和孝有什么相干。今天晚上,我马上就要睡着了,儿子突然说:“爸爸,我肚子痛!”我腾地转过身,问:“肚子哪里痛?”说着,就伸手去帮他揉揉肚子,接着问:“是这儿吗?”这个时候,儿子突然说:“爸爸,我肚子痛你是不是很担心啊?”唉,也许是我过于紧张了——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似乎明白了,孔子这句话其实讲的是双亲之爱啊。
我注定做不了严父,只能做慈父了。也有朋友说:你们这么教育孩子,他可未必就多么有出息呢。其实,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但是如果真的要通过让孩子怕来压抑、控制孩子,那么教育还有什么用?作为父亲,告诉他如何体面地做人是我的职责。播种未必有收获,然不播种必然两手空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他们身体里流淌的不只是我们的血脉,还有的就是我们鲜活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