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550/c0c85b7681259ed4.jpg)
现在的名言越来越多,越来越泛滥,很多话说着说着,就被篡改了意思,很多话传着传着,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很多现在传颂度非常高的名言,仔细想来,其实还是有点坑的,仔细想一想,再说你要不要遵守这句名言给你的价值导向。
01.“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初见到这句话,都是在一些青春小说里面。不管男主还是女主,永远都是深情款款,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
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也被这句话感动过,后来渐渐长大了,发现这句话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让人陷入到一种“自我感动”的情绪当中。
这种情绪在爱情里面是很不现实的。爱与不爱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了所有的事情,做了所有的努力,勾画了所有的未来,而另一个人,根本就是不爱的,又有什么意义呢?明确的被拒绝过后,还要一边痛恨自己申请一边又满怀期待,总觉得会不会有一天,她就看到了呢,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是真心对她的呢,我甚至可以为她去死呢?
其实不会。爱情这件事情,不爱就是不爱,你再多的努力,就算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对方,大部分时候,这也不过就是感动而已,绝不是你念念不忘过后想要的那种回响。在机场等着接坐船回来的人,你再念念不忘,也还是接不到你想要的爱。一个人在角落里面做着各种努力,映在墙上的影子,也不过就是孤独而已。
所以,尽可能的调整自己的执念,有些念念不忘,真的没有回响。
02.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的传唱度也还蛮高的,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叫“游必有方”,却很少有人提及。
很多人都在用这句“父母在,不远游”来进行道德绑架,让那些年纪轻轻,一腔热血以为自己要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回到家乡,陪在父母的身边。
孩子爱父母,父母爱孩子,这种感情伟大,但是不唯一。陪伴永远不是唯一表达爱的方式,只要有爱,天南地北都不算远,父母依然能够感受到你的孝顺。况且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有在远方奋斗,创造更好的条件,才有可能在父母年纪大的时候,给父母一个安稳的晚年。
这句话完整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你不能出远门,但如果一定要出远门,要记得告诉父母,你的去处。这才是我们为人子女的义务,尽可能有自己的生活,又不让他们过于担心。
何况,那些不远游的孩子,多少都在家啃老吸食父母的血汗钱呢?可能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还不如外出呢。
03.身正不怕影子斜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我觉得没问题啊,我身子正,怕什么影子呢?
后来见过一个落魄的警察,他在一次执法过程中,被一个妇女诽谤,说成是占妇女的便宜,手脚不干净。事情闹到了单位,那个时候,没有执法记录仪,也没有各种各样的监控设备来证明他的清白,而他对自己的证明方式,也就不过一句“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相信呢?他甚至都不屑于为自己辩解,他相信清者自清,任凭那个妇女撒泼打滚。他明白,妇女不过就是为了免除掉那200块钱的罚款,他相信单位同事也应该清楚,这不过就是通过讹人的方式来使自己免于处罚。
事实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开始有人信他,次数越来越多,他却依然沉默,渐渐的,流言四起,捕风捉影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连他的妻子,也开始对他有了怀疑。他失去了太多的机会,一辈子都像真的有污点一样的活着。
对错本来就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每个人的立场也各有不同。如果我们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又何必去解释,只要自己是正直的,又何必去辩白。
但很多事情不是这样的,你以为的坦坦荡荡,只能是你眼中的清白和正直,没有那么多人无条件相信你,该解释的时候,还是要解释。身子都正了,何必让影子拖了自己的后腿呢?
不是有一句话说么“听过太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啊,太多的道理,太多的名言,可能根本就不适合你,也不适合这个世界。
你看那些“谤你、欺你、辱你、笑你、轻你、贱你、恶你、骗你”的人,你按照大师给你的做法,你“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他过的还是不错啊,比你过的还好呢?
而你呢,痛快了么?快乐了么?幸福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