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与你
“家人去世,请假被拒”引发的思考

“家人去世,请假被拒”引发的思考

作者: 苏瑾七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13:20 被阅读7次

文|苏瑾七

事情的经过这几天已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四川某高校声乐系学生,家人去世要请假,老师言辞激烈“亲人去世第一个你去可以,我扣10分,但如果家里一个学期死四个,那不好意思你只能重修。”

大概很多人看后义愤填膺,第一反应是:这老师有问题,没师德!然而事情真那么简单吗?

~ 1 ~

大学生自律能力的缺失

简单说说80后读大学的情况。

那时候常见的大学生生活场景虽然也有只要没课、只要有空,男生们窝在宿舍里面打DOTA,女生忙着谈恋爱,追港剧、日剧、韩剧、韩国综艺的颓废。但有理想或者特别缺钱的人还是努力着上自习室学习或者奋斗在打零工一线。虽然大课,公开课基本是你愿意来就来,老师不点名,不来缺几节课,只要按时交作业,期末参加考试基本都能过。但迫于那个年代的自律和责任感,包括来自家庭经济、个人独立、和对父母回报、感恩的压力,我们那一批人里面,主动去学习,努力争取不挂科的孩子占80%以上,虽然也是自习室刚开学呈现一片荒凉景色,到了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霸位满满,但大家用的还都是翻盖手机,没有微信、抖音这样的社交平台,每个人的心,有悸动但受现实的限制都保持了安分守己。个别主修课旷课的直接被退学,或者大学里就交了个社会人做男朋友的,也是坚持把课程修完,孩子们普遍是极其质朴的。

然而如今的大学校园是何等光景?

因为学校管理的宽松,很多选修课程形同虚设,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睡觉、谈恋爱、刷手机屡见不鲜。老师已经不是受人尊敬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摆设,一个老顽固、只懂搞学问,赚不到钱的中下级阶层,学生不会因为老师的学识尊重他,而是看他是否有项目、开豪车、有职称、有背景。

读书最不重要不着急的事情,每天浑浑噩噩的打游戏、煲剧、出席各种活动、各种晒已经是一种生活模式,没人愿意在高中毕业后,大学这样宽松的环境下还保持一如既往的自律,如放开了缰绳的野马,大家都想尽情的脱缰狂奔。而社会上创业人群的增多、来钱渠道的多样化和速度快,学生们已经守不住踏实学习的底线。

~ 2 ~

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

曾经我也一度抱着镀金的心态,想要去考研。

但是当我查阅感兴趣的学科,和学科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内容时,我果断放弃选择这条不归路。原因是,这份研究生资格要浪费多少个日夜,学习一些古板、不实用的东西,无异于将自己可以用来积累经验的时间都葬送。

身边有多少看着牌子亮、却眼高手低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能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和一般的本科生、专科生没有很大差别。而且有些人大概是读书多了,思维也变得固执,反而更难适应职场的人际与冲击,早早的就败下阵来。

如果选择读研究生,仅仅是为了逃避社会、逃避自己独立生活的选项,那么即使你拿着博士的学位,出来还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需要的是有志者,一个饱食终日却没有思想的人,他拿着什么学历在社会上都是无用武之地。

~ 3 ~

贪嗔痴与浮躁并行

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指名道姓的谩骂和侮辱,无非是要立威,杀鸡给猴看。

他要的是集体的重视与尊重,他表达的是一种对学生这个群体的鄙视和冷漠,他愤怒的是自己的劳动被人无视和践踏。

从佛法的多角度讲,教师这个职业是利他的,它是最应该具有慈悲心、和收获福报的职业。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老师能放弃我执,不在意学生是否来上课、是否合规请假,而专注自己的授课内容、那么也不会强调是否被轻视、是否被尊重。

这个社会的浮躁在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永远是从自己出发,而当个体要体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却又总是寄希望于外界。外界对自己的尊重程度,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外界对自己的接纳决定了自己过的好与不好,这真相让我们每个人都被动起来。

试问你是否开心、和幸福,怎么能寄希望于别人,应该是内省、看你自己才对。没有自尊自爱能力的人,永远在祈求别人的可怜和同情,这种可悲,无异于回到了一个婴儿的智商,只有被父母和爱他的人抚摸之后,他才能感到心绪平静,否则他就不知道他是什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但是我们是成年人,不再是个BB。

~ 4 ~

社会要进步,学校应该有要求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亮了。

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本科生,因为学分不达标被迫转为专科。

这件事学校做的很好。这不是愤怒,也不是自私的只看到自己是否被尊重,这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醉生梦死、浑浑噩噩的轻松拿到文凭的学生,他没有能力到社会上为自己打拼,更谈不上为别人做出什么贡献。学校如果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奖罚机制,没人会把你视为培养人材的摇篮,只是圈养了一群同质化绵羊的坟墓。

当我们站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时,就不难发现,你不用怕得罪了谁,因为你出于一个为对方负责的态度,而不是让一切表面平静如水、但底子已经烂根深种。

社会应该有态度,学校更应该有态度,不是随便一个什么特长生就动不动就可以被保送,没有经过高考的洗礼,他如何在大学里立足;没有在大学里接受正统的教育,如何有走出社会选择就业的底气;没有基础的素养、自律约束,如何在未来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社会人。

~ 5 ~

读大学的意义

与其有时间抱怨老师的道德问题,与其与其他的同类一起围攻老师向他发难,与其哗众取宠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倒不如留出时间多读些书,尽快为走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有的是时间和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但恰恰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支配自己的时间、不懂得未雨绸缪、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就像手里握着很多钱,却不知道如何花一样,让人觉得可悲。

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说:“学校教不了你人生观,也教不了表达方式,这些东西教不了,但是大学非常重要,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你很多东西都是在大学这段时间形成的,但是不能指望谁能教育你,或者从谁那儿得到启发,最本质的是自我教育。”

上大学的意义,不是让你发现大学老师有多不负责任,大学教育有多“随便”,而是让你意识到,你自己有多重要的。大学赋予你足够的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如何树立有正念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人的一生很长、也很短,你稍不留意就会悄悄逝去。别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别再碌碌无为虚度人生。因为年轻,所以更加应该虚心学习;因为年轻,所以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别让自己未来的日子在懊悔中度过,珍惜当下。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人去世,请假被拒”引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g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