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第75届金球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举行,美剧《侍女的故事》和《大小谎言》再夺奖,《至暗时刻》里的加里奥德曼获得影帝宝座,最佳动画长片给了口碑爆表的《寻梦环游记》,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属于热门中的正常发挥。
重点是有一部在国内并不火的电影成了最大赢家,揽获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四大奖项,抢尽所有风头。
《三块广告牌》
《三块广告牌》讲述了一个女孩遭到奸杀,尸体被烧毁后,因为没有人证、物证,在事件发生后 7 个月,案件石沉大海,愤怒的女孩母亲决定买下镇子上三块巨大的广告牌,直接攻击警察的不作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美国小镇。
一位少女被先奸后杀,尸体被销毁。因为没有 DNA ,没有目击证人,甚至连嫌疑人都没有。
所以在事件发生后7个月之久,警察仍然毫无头绪,这件事情就这样被埋在档案柜里,女孩的死渐渐被人遗忘。
最后,女孩的母亲米尔德里德决定,以自己的方式为女儿伸冤。
愤怒到极点的她决定买下镇子上三块巨大的广告牌,来质问警方为何还未将凶手缉拿归案。
广告内容很快便刊登在巨大的广告牌上,红底黑字,非常醒目。
在三块广告牌上分别各写了一句话:
RAPED WHILE DYING 被强奸致死
AND STILL NO ARRESTS? 无人被逮捕?
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 为什么, Willoughby 警长?
三块广告牌一立,在小镇瞬时掀起腥风血雨。
即便如此,女主的做法依然惹来了小镇居民的不满。
因为她控诉的这位警官,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身患癌症的将死之人。
警察局的二把手迪克森在醉酒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这三块红彤彤的广告牌,心里也是一惊,赶快通知他的上级威洛比警长。
正和全家人享受安逸晚餐的警长接到电话,也感到一丝不安。
果真,第二天媒体就赶到了现场,直播了对米尔德里德的采访。
警察那么忙,忙着折磨黑人和同性恋,正好我这广告牌能提醒他们,做点正事!
威洛比知道米尔德里德的性格,顽劣倔强甚至不近人情,在女儿被杀后,她的脸上从来没有一丝微笑。警长知道他即将面临暴风骤雨,但也不能躲避,硬着头皮往上冲。
他亲自上门找到米尔德里德,告诉他警察现在所面临的难处,他们也想尽一切办法破案,但是由于证据和线索几乎没有,想要破案十分艰难。
警长的态度看似十分真诚,甚至连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的事情都全盘托出,希望米尔德里德可以将广告牌撤下。
但是女孩的母亲并没有被动摇,“反正人都是要死的,你得癌症又算得了什么?”
警长的谈话并没有说服米尔德里德对抗警察的决心,于是警长又请来了当地教会的神父来帮忙。
而她一下子就把教会归到黑帮旗下,“上帝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出现,现在他来了已经晚了”。
甚至连自己亲儿子都怪她太残忍,时时提醒他失去亲人的痛苦。
但她不以为然,依旧做着她认为对的事情。因为她知道,一旦她把广告牌撤下去,她女儿的命案很有可能就会石沉大海。
她倔强的性格没有办法让她与现实和解,反而让她迈出了罪恶的一步,借着暴力来反暴力。
去看牙医被讽刺,她就用钻头钻碎牙医大拇指盖。
送儿子去学校被扔瓶子,就踢爆对方的蛋蛋。
广告牌莫名被烧,那她就烧了整个警察局。
甚至局长自杀,也没能阻止她愤怒的情绪。因为她知道,自己愤怒的源头不仅来自警察的不作为,还有对自身无能的憎恨。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位母亲是偏执狂。为了女儿的死自己却堕落到法律的边缘,这根本就是作恶。
但其实,她何尝不是一位失败又自责的母亲。女儿死的那天早上,还与她大吵一架,原因在于她不借车给女儿。
为此女儿生气的诅咒自己路上被强奸。
女主还随即附和:是吗?好,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
我们都知道这是母女赌气说的气话,却没想到悲剧真的发生了。而这也成为女主一辈子内疚的源头。
她所做的一切,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
而影片中另一个灵魂角色,来自局长下属——一个有恋母情结的警察。
两个镜头就让这个人物活了。
一处是,他听到局长自杀,冲到马路对面将广告公司砸了,把老板从二楼窗口扔下。
另一处,他在酒吧偶然听到一起关于强奸的案子,挨了一顿打,只为取得对方的DNA。
甚至在女主放火烧警局时,他刚好在警局查阅资料。
他被烧成了一个火球,但怀里却紧抱着女主女儿的案件卷宗。
一恶一善,一邪一正。这样矛盾的人物性格,被演员演绎的入木三分,看的十分动容。
其实生活中哪有百分百的善恶之分呢,我们每个人只不过都在寻求一种安生的方式。
就像影片中的母亲,她不惜用最激烈的方式挑战权威,向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展示着一个坚硬无畏的女战士形象。
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往后的日子,能够多点心安。
回顾整部电影,导演并没有专注于寻找凶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强奸、谋杀的过程、动荡的家庭、别扭的人际关系,甚至是黑人、同性恋和侏儒人群上。
电影以一个母亲的追凶问责为切入口,展现的却是整个社会浮躁和易怒的众生相。
仇恨和恶意似乎与生俱来,人与人之间充满隔膜和芥蒂,利用与对抗。每个人都在伤害别人,也被别人所伤害。法律一直缺席,而罪犯全都逍遥法外。
母亲夜袭警察局只是一场浪漫主义的反叛英雄的想象,事实上权力并未被伤害,烧掉的只是一座空楼,受伤的也只有普通民众。
当嫌疑犯的DNA被证明与奸杀案的凶手并不匹配时,绝望达到了极点。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当影片结尾处米尔德里德和迪克森将私仇升华为公愤,携手以“执法者”的身份上路时,我们感到了人性的一丝光亮。
虽是犯罪喜剧,但电影的内核其实是悲剧。然而又处处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治愈。在大喜大悲中让人感受到喜剧片的最高境界:笑中带泪。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