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479682/b0546d691cdebe72.jpg)
一直对张艺谋的电影有一种距离感,从最初的野性十足的《红高粱》到后来的大场面、大制作打造视觉盛宴的商业片《英雄》,清新感伤的《山楂树之恋》,乃至充满震撼力的写实力作《活着》……感觉彻底走进它总隔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直到最近看到了《归来》,片名很温暖,海报上一条长长的路,一个背着行囊的男子远远地走来,感觉他渐行渐近,揣想着,或许是大团圆之类的治愈系吧。
不过,我的揣想只对了一半,归来了,也未归,得到了,又似乎失落。对于团圆的固执心理,总觉得影片结局与观众的心理错位了。美丽的童话里,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永永远远,不生不灭,哪怕命途多舛,几经世事沉浮,离合悲欢,也定会有相拥的那一刻。离家多年的陆焉识归来了,在爱人的苦苦守候中,风尘仆仆,满心期待,等到的却是患了心因性失忆症的爱人,尘满面,鬓如霜,纵然相逢已然陌路!这样的结局,让这个历经二十年牢狱之灾的男人情何以堪?
失忆前的婉瑜是坚定隐忍的。政治风暴的残酷,生活的重压,让她把爱深藏在心底,把心思扑在女儿身上。
直到那一个不平凡的雨夜,她听到了门外轻微地转动锁轴的声音,轻轻地,怯怯的,她感应到焉识回来了,但她掀开窗帘看到了严密监视的邓指导,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没有开门,雨一直在下,恰似她心头纷乱的思绪。一张破破烂烂的纸条塞了进来,她的心砰砰地跳动,一边是丈夫的相约,一边是女儿的前途,在矛盾与纠结中,“以前什么事都为你考虑,这次要为你爸考虑”,她做出了抉择,像个最寻常贤淑的妻子,蒸好了馒头,打包了行李,准备依约到火车站见面,哪怕浪迹天涯。然而这一切被自私的女儿搅黄了,“大义灭亲”让丹丹选择了可耻的背叛。火车站里,婉瑜用尽全力呼喊“焉识,快跑,快跑!”,撕心裂肺,让人揪心,一切已晚,刚刚燃起重逢的希望再次破灭,那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经历了爱与痛,恨与悔,婉瑜的生活只剩下思念与等待。
爱恨交织的记忆让她错乱了,迷失了,她的爱太用力了,以致挣断了记忆的链条,爱人的影像模糊了,他一会儿变成了“方师傅”,一会成了修钢琴的,一会儿成了念信的……,丹丹哭着抱怨“她什么都忘记了,就记得我的不好”,因为她记得丹丹的背叛。那个一直没有露面的方师傅,究竟对她做了什么,影片语焉不详,似乎有太多的难言之隐,二十年的惨淡光阴,一个女子在疯狂的政治风暴眼里求生存谈何容易?方师傅也许给过她希望——焉识不会被枪毙,也给过她伤痛——饭勺殴打的暴力等等,那道伤痕还在滴血,痛彻心扉。
不过,她保留着那张字条,对突然而至的老照片如获至宝,反反复复地手书毛笔字——“陆焉识”,反反复复地查看日历——焉识信中提到的“5号”,然后举着接站牌,月月期盼,日日守望,而心爱的人就在身边!这不是生活的嘲讽,也不是命运的玩笑。生活错位了?记忆错位了?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心里千呼万唤爱人的名字“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纪弦)。那个名字如火、如灯,靠着它可以取暖。然而,她被爱人搀扶着,却弄丢了爱人;她似乎永远等不到心爱的人,她又永远地拥有了他。
在归来的路上,走得最艰辛的是陆焉识,走完这条路,他用尽了自己的一生,想要走近她,终于无望地离去。他们的结合一丁点都不浪漫,迫于继母的压力,他娶了继母的侄女冯婉瑜,年少轻狂的他游离于家庭之外,出国留学,风流倜傥,回国后,风度翩翩,桀骜不驯,被打成“右派”,更兼个性犀利,一再判刑,满腹经纶的风流才子,荒无人烟的大西北,荒凉、枯寂、苦寒,人生的跌宕起伏让他彻底底冷静下来,最初的真与爱苏醒了,忆起了温柔贤淑的婉瑜,在黑暗的牢狱中,依靠给婉瑜写信来打发漫漫孤寂时光,他,找回了自己心底最真的爱。
为了见她,他铤而走险,冒死出逃,为了唤醒她,他使尽千方百计。为了能见到婉瑜窗前的灯光,他舍弃了教授的职业,守候在小杂物间;为了能让婉瑜忆起往昔的钢琴曲,他苦学修琴技艺;为了接近婉瑜,他变成热心念信人;为了更久地留在她身边,他不断地写信,“寄给”她,念给她听……从放纵张扬的教授,到沉默坚忍的囚徒,再到苦苦守候爱人的男人,他找回自己的位置,一个永恒的信念:奔向你,奔向你……
或许,丹丹在这一部可歌可泣的爱情乐章里,似乎是个不和谐的音符,年轻气盛,争强好胜的她为了当主演苦苦训练,因为有个“右派”的父亲,她被无条件取消资格了。强烈的功利心让她的愤怒彻底燃烧,失去了理性,兼之邓指导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做出了背叛的选择——出卖了父亲。她终于失去了主演资格,礼堂里,缺席的座位,她同时也失去了母亲的信任。经历了那次变故的丹丹,更目睹了被思念煎熬的母亲,她放弃了心爱的芭蕾舞,当了一名普通的毛纺厂女工。放弃对功利的追逐,从此,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女儿,温良的人性复苏了,这种复苏过程,是伴随着对父母爱情的见证而逐步升温的。丹丹起初对母亲不能忘记自己的不好还耿耿于怀,可当她得知父亲早已知道是自己告的密而表现出淡然与宽容,内心更多的是悔恨与羞愧,她羞愧于年幼无知剪掉了父亲的相片,以致切断母亲所有的记忆线索。
年纪老大的丹丹选择了孤独,选择了守护,守护着父母的苦楚而幸福的爱情之旅。因为,我们仨,一路走,不会迷路。
归来了,爱情,亲情,人性,暗夜里,有人掌一盏寂寞的小灯,照亮你我。
网友评论